来源:环球网
5月14日,长江池州段江面薄雾未散,随着蓝色的巨型桥面吊机缓缓提起一节白色钢桁梁,经过一整天的作业,夜间9时许,由池州建投集团与皖赣铁路安徽公司建设、中交二航局承建的长江安徽段第六座公铁大桥—池州长江公铁大桥成功吊装首节钢桁梁,标志着该项目正式步入主桥上部结构钢梁施工阶段。
大桥连接安徽省铜陵和池州两市,全长3108.5米,采用上层6线高速公路、下层2线高速铁路和预留2线城际轨道布局,上游距池州长江公路大桥约24公里,下游距铜陵长江公路大桥约20公里。
跨江主桥长1768米,采用主跨812米双层钢桁梁斜拉桥,主桥共计69个节段,总重超9.1万吨,相当于18000头成年亚洲象的重量。中交二航局负责其中边跨顶推区、主塔区顶推区及双悬臂拼装区共计34个节段的钢桁梁施工。
钢梁节段在车间完成毫米级预拼装后整体船运至施工现场,利用1800吨桥面吊机进行安装。此次安装的首节钢桁梁位于边跨顶推区,长22米、宽36.3米、高15.5米、重1281吨。
“高空大件吊装风险很高,我们必须全方位进行风险源辨识,事前组建专业钢结构吊装队伍,对起重机、钢缆、吊具进行全面检查,并密切关注天气情况,避开大风大雨等影响吊装的极端天气,确保作业安全无误。”项目技术负责人谈磊介绍:“其次是精度难题。钢结构焊接后冷却会形变,因此我们在工厂内进行预拼焊接,最大限度减少形变。安装过程中,一节梁偏差几毫米,全桥累计起来就会误差很大。我们对每节段的吊装都会实时监控纠偏、控制钢梁线性,确保最终合龙精度。”
钢梁施工期间,项目部还与海事、航道部门密切联动,采用电子围栏系统,有效提高航道信息服务的时效性和精准性,保障现场作业及往来船舶通行安全。
作为合池城际铁路控制性工程,同时也是安徽省内第6座跨江公铁大桥,大桥建成通车后,对完善全省路网布局和提升皖南综合交通发展,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图/文 谢啸天 王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