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春以来,我市持续干旱少雨,当前高温少雨导致土壤失墒加剧,多地农作物面临减产风险。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干旱将持续发生。当前,小麦进入灌浆期,距离麦收不足两周时间,如何抗旱保丰收?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5月16日至19日,全市大部分地区将出现35度以上晴热高温天气,高温干旱叠加,干热灾害风险增加,对小麦后期灌浆可能造成不利影响。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站高级农艺师杨科建议,当前要注意科学防范小麦“干热风”,可以在“干热风”来临前,对小麦进行适量喷水,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冠层温度,预防和减轻“干热风”影响。同时,也可以每亩喷施0.3%磷酸二氢钾+1%尿素+芸苔素内酯混合液,延长灌浆时间,防御干热风,提高籽粒饱满度。
在小麦生产后期,强对流大风天气发生概率较大,小麦倒伏也常有发生。杨科说,要科学应对小麦倒伏,避免在小麦灌浆中后期或有大风天气前浇水,防止倒伏,一旦发生倒伏,不要盲目采取绑扶措施,避免造成二次伤害和不必要的人工投入。发生倒伏的麦田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同时视情况开展叶面喷肥,促进籽粒灌浆。收获时适当调整拨禾轮和割台位置,确保收获质量,最大限度减轻因倒伏造成的减产。
“距离麦收时间越来越近,抗旱浇麦是当前重点任务,但也要预防发生旱涝急转灾害以及雨涝天气对小麦收获和晾晒造成不利影响。”杨科说,小麦成熟后要及时组织收获,提前做好农机检修、机手培训与农机调度工作,同时相关单位要加强与气象部门会商研判,一旦预测在小麦收获期间有阴雨天气,要抢抓时机收获,及时烘干晾晒,确保颗粒归仓。对处于蜡熟后期或完熟期的麦田,抢在阴雨天气来临前收获,防止发芽霉变。
郑报全媒体记者 赵冬 李宇航
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