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妇女网
“网友自愿在网络直播间购买翡翠,我们发的货都是翡翠正品,这不犯法。”5月12日,面对民警的讯问,犯罪嫌疑人尔工仍在狡辩。
“网友花近百万元购买的翡翠原石,你们却用价值几百元的翡翠边角料、废料冒充,货不对板,以次充好,这是典型的诈骗!”负责该案的新疆乌鲁木齐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分局刑事侦查大队反诈中队中队长殷海旭当场揭穿。
负隅顽抗的尔工一怔,低下了头。
今年4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乌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的支持和统筹下,乌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分局刑事侦查大队民警远赴云南省,成功捣毁以尔工为首的“翡翠直播带货”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抓获22名犯罪嫌疑人。该案系新疆首例涉“翡翠直播带货”领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
特别行动小组将犯罪嫌疑人集中押解回乌鲁木齐市。(受访单位供图)网络直播间藏着“发财”机会
年近七旬的刘光偶然间发现,网络直播间竟藏着发财机会。
2024年11月,刘光接到一通电话。对方自称翡翠销售主播,邀请他扫码进入翡翠销售网络直播间,为主播聚人气,届时可获赠翡翠原石。
还有这等好事?刘光赶忙添加对方微信,扫码下载直播软件,进入直播间。
在事后的报案笔录中,刘光回忆,直播间里很热闹:背景是金色的,镜头前有一张小桌,主播助手在一名穿着缅甸军服、手持枪械的男子护送下,小跑着将一块块声称已开窗(“开窗”指在翡翠原石上切割一个小口,以展示内部质量和色泽)的翡翠原石放在桌上展示。主播自称这些都是长期在中缅边境收购的翡翠原石,并逐一解释它们的特点和价值,一旁的场控高声附和,直播间氛围感瞬间拉满。
更热闹的是直播间评论区。主播每展示一块翡翠原石,评论区都会被“666”“真材实料”“翡翠买一块富三代”等评论霸屏。待主播随机抽取幸运观众,送出购买翡翠原石资格时,评论区的狂热气氛更是达到顶峰,“我要买”“难得的机会,我加价10%”“我买了2块了,应该有优先购买的资格吧”。你争我抢中,直播场控发布数据显示,不到1个小时,那些翡翠原石均以10万元至百万元不等价格成功售出,无一剩余。
刘光观看了2个小时直播,退出时主播赠给他几块翡翠小挂件、钥匙扣。不过,他的关注点早已从赠品转移到了翡翠原石的交易上。
此后,刘光每日都会观看直播。至当月中旬,他更是花费10万元购买了多块翡翠原石。
按照直播间规定,翡翠原石交易成功后,与主播有合作的翡翠原石收购商有优先收购资格,若价格合适,购买者与收购商达成交易,其所购的翡翠原石会直接邮寄给收购商。
首次与收购商交易,刘光收获2万元。但从始至终,他并未收到翡翠原石的实物,仅在直播间看了一眼。
殷海旭介绍,购买者未见实物,那些翡翠原石就可能货不对板;仅在网络中交易的收购商也可能是主播的“托儿”,为了引诱购买者投入更多资金。
事情后续的发展也证实了这种可能性。
可当时刘光的心思已全扑在这条发财路上,察觉不到这些异常。
2024年11月26日,刘光再次在直播间出手,花费87万元购买了5块翡翠原石,可并无收购商与他联系。
两天后,刘光按捺不住,主动询问主播收购事宜。此时,主播变了口风,称其所购翡翠原石系货主盗窃所得,公安机关正在调查此事,为避免惹麻烦,收购商拒绝收购。
钱已支付,货物却出了纰漏,这该咋办?面对焦急的刘光,主播为其指出了另一条路:只要再支付售价10%的钱款,这些涉及盗窃的翡翠原石就可由主播的加工团队制成手镯、吊坠等翡翠成品,货物换了模样,就能邮寄给他,且这些成品比翡翠原石更值钱。别无选择,刘光又向对方支付了8万元。
2024年12月,刘光收到了主播寄来的翡翠成品:2个手镯、8个无事牌、1个戒指。
这点东西能值87万元?收到成品后,刘光的家人提出质疑。刘光赶忙联系主播,却发现对方已将其拉黑删除。
当月月底,深感被骗的刘光向乌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分局刑事侦查大队报案。至案发,刘光共损失95万元。
精心编织圈套实施诈骗
刘光遭遇的是不是电信网络诈骗?
接案后,殷海旭与同事对案情定性犯了难。
殷海旭介绍,纵观刘光购买翡翠原石的经过,似乎并无诈骗迹象:他投入10万元购买翡翠原石,虽未收货,但收到了12万元收购款,这其中并无违法行为。
后期,他又花费近百万元购买翡翠原石,原石并未到货,可经鉴定,主播邮寄来的那些成品确实是翡翠,只是成色较差,价值不高。“翡翠交易中,购买者主要依靠个人经验判断价值,这就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根据自甘风险原则,购买者以高投入赌翡翠价值,产生的损失应由其个人承担。”殷海旭说。
可该案中,刘光的遭遇似乎又与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相吻合:主播先以小利润诱惑购买者高投入,再以各种理由拒不邮寄翡翠原石,而以所谓成品替代,存在货不对板的可能,且主播最终失联。
案件究竟该如何定性?一时理不清头绪,殷海旭将该案上报。乌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分局刑事侦查大队大队长鹿晓东迅速作出决定:成立由网安、图侦等多警种联合组成的专案组,深入摸排调查。
裴锐是乌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分局网络安全保卫大队副大队长,在数据世界,对刘光购买翡翠原石直播间的调查工作由他负责。
“我们找到了那个直播间,在里面‘潜伏’了好几天,最终摸清了他们的套路。”裴锐说。
这是一个精心编织的骗局。
进入直播间是有门槛的。想要观看直播,网民先要添加客服微信,通过点击每日一换的直播链接加入围观。
设置这样的门槛,意在筛选。
裴锐介绍,直播开始前,主播团队的客服会发布售卖翡翠原石的广告,再通过大数据搜集那些点击或搜索过相关内容的网民信息,针对性发送直播链接。待网民产生兴趣来到直播间,直播团队会迅速活跃起来,热闹非凡的直播间围观者众多,可多数围观者是主播团队的“托儿”。
“若网民连续多日进入直播间围观,客服则认为其有购买意愿,便将他拉入圈套。”裴锐说。
圈套并不复杂。首先,主播租用翡翠商的优质原石在直播间展示。直播间设置中奖机制,若围观者想购买翡翠原石,需在评论区打出0至88幸运数字,由主播随机抽取幸运观众,赋予其购买资格;其次,通过事先设定的程序,主播会安排“托儿”成为幸运观众,以确保每块翡翠原石都能在虚拟世界售出,并以此营造围观者争相购买翡翠原石的假象,进一步迷惑“有购买意愿”的网民;最后,若网民表露购买意愿,其便会被安排成为幸运观众,从而完成交易。
交易完成后,圈套进一步缩紧:主播会安排由“托儿”假扮的收购商向购买者加价收购,获取信任,待其尝到甜头追加高额投入,主播便会以“翡翠原石系盗窃所得”“翡翠原石被缅甸军方查扣”等借口,引诱购买者委托其将所购翡翠原石制成成品。经调查,这些成品系主播团队以10元至百元不等的价格自翡翠摊贩处收购,尽管它们含有翡翠元素,却是价值极低的边角料、废料。
民警查获的部分涉案翡翠成品。
“骗局环环相扣。投入百万元的购买者只能收到价值不过百元的翡翠制品。”裴锐说。
涉案团伙成员悉数落网
这一直播团队具有电信网络诈骗团伙的重大嫌疑。
明确了案件性质,乌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分局刑事侦查大队立即开展侦查。
经查,该团伙藏匿在云南省,分工明确,层级分明,自2024年10月开播以来,所涉案款已超百万元。
案情重大,该案被逐级呈报。接报后,新疆自治区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乌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高度重视,多次召开案情分析会专题研究,调集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依托大数据缜密分析,逐步掌握该团队组织架构。
今年3月,由新疆自治区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相关业务负责人杨亮、乌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副支队长刘富兵、乌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分局副局长姚刚牵头,专案组选出38名民警组建特别行动小组,远赴云南省开展调查。经缜密侦查,民警摸清了该团伙具体位置、人员构成、活动规律。
4月3日,在云南省警方全力配合下,特别行动小组兵分五路准备集中抓捕。当日18时,现场指挥员一声令下,各组迅速行动,成功抓获21名犯罪嫌疑人,查获翡翠原石、成品100余块、涉案手机73部、现金30万元。
民警查获的部分涉案手机。
值得一提的是,民警还在现场查获了大量缅甸军服、枪械模具。
据该团伙头目尔工交代,军服及枪械模具实为直播道具。其安排团伙成员身着军服,手持道具枪械,假冒缅甸军人,演绎查扣翡翠原石的剧本,意在让购买者相信所购翡翠原石确被查扣,从而引诱其选择将翡翠原石制成成品。
4月11日,特别行动小组将犯罪嫌疑人集中押解回乌市。
经讯问,尔工交代,其2017年因故意伤害致人重伤被泉州市公安机关打击处理,出狱后,其接触到“翡翠直播带货”行业,发现了其中的“商机”。2024年10月,其雇用专业网络直播团队,纠集多位有吸毒、贩毒前科的同乡担任“托儿”,冒充收购商、缅甸军人,组成电信网络诈骗团伙实施诈骗。
由于曾受到公安机关打击处理,尔工反侦查意识极强。他将团伙设置为资金流、信息流、直播团队、平台运维、财务等多个模块,实行企业化管理,并关注警方微信公众号,向团伙成员推送警方发布的谨防赌石诈骗警示文章,提示成员规避风险。同时,他还咨询律师“被公安机关抓获后应如何回答规避责任”,咨询结果亦推送给全体成员学习。
据尔工交代,作案半年内,该团伙诈骗所得达160万元,被害人遍布全国。该案已在全国串并案件16起。
5月初,经深挖审讯,民警又抓获该团伙一名成员。
目前,22名犯罪嫌疑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除民警外,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