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工网
人民日报记者 田豆豆
“通过‘执法评道’平台收集的每条群众意见,都是推动我们改进工作的金钥匙。”在湖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智慧交管”工作会上,省公安厅交管总队负责人公开一组最新数据:平台累计接收群众评价突破327万余条,推动解决各类问题1.2万余件。
“执法评道”是湖北公安交警执法管理服务评价系统的简称,该系统覆盖执法、服务、事故处理、驾考四大评价模块,群众用手机扫描相关二维码,或关注“湖北交警”微信公众号,就能对交管各项工作做出评价,并提出意见建议。“执法评道”上线两年来,成为湖北公安交警队伍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广纳民意民智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载体。
今年3月,荆门市东宝区居民李女士通过“执法评道”反映某检测站违规收取“加急费”。湖北省公安厅交管总队、荆门交管支队、车管所三级联动核查,12小时内查实并清退违规收费,对涉事机构作出停业整顿处罚。在后台,针对群众给出的“不满意”“非常不满意”“有异议”等负面评价,省公安交管系统按照“简单事项即时办、复杂问题三日结”分类受理、逐级监督。截至目前,“执法评道”平台上1万多条不满意或有异议的评价、意见,均已通过释法说理、纠正撤销、调整优化等方式办结。
群众的智慧是改进交通管理的好帮手。在襄阳市襄城区卧龙南路与环城南路路口,新调整的六车独立掉头车道让早晚高峰通行效率提升45%。这个改变源自市民陈某今年1月提交的评价:“下桥掉头车辆在桥上排队超过200米,建议设置掉头专用道。”襄阳交管部门通过数据建模与无人机监测发现,该路口掉头车流量较去年增长216%。原有潮汐车道位于道路中间,通行车流难以辨识,常出现车辆排队滞留情形。交管部门当即采取“新增六车独立掉头车道+信号灯相位优化”组合方案,路口秩序大为改观。
从城市街巷到乡村公路,从窗口服务到路面执法,“执法评道”调动了群众参与交通治理的积极性。在襄阳,30名交通观察员通过平台数据参与“非机动车二次过街”优化;在恩施,群众用山歌形式传播交通安全知识;在武汉,大学生志愿者协助分析评价数据……这种双向互动的治理模式,使全省交通违法举报采纳率提升至93%。
“我们把‘执法评道’当成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以改革引领全警跑出执法为民加速度、守住公正执法生命线,在解决急难愁盼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湖北省公安厅交管总队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