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千龙网
近年来,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推广应用蔬菜生态栽培技术,积极培育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有机核心示范基地,打造生态农业的“北京样板”。
位于顺义区大孙各庄镇的纯然有机农场是有机核心示范基地,也是多家电商平台的稳定供应商。农场负责人李彦告诉记者,常规蒿子秆亩产量平均7000斤左右,亩产值约1万元,而有机蒿子秆通过近两年技术持续提升,从亩产量2000斤增加至3500~4000斤,亩产值可达3.5万元以上。同样作为有机核心示范基地的怀柔区锦会有机农场里,记者看到不少家庭正在体验采摘乐趣。“这片农田已连续12年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我们为会员提供定制服务,比如某企业在基地承包一个日光温室,年费11万元,所有产出专供该企业。”农场负责人齐凯说。通过差异化经营,农场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据了解,有机核心示范基地主要是通过产前品种赋能、产中技术支撑和产后大抓市场等三方面工作,破解生产安全与效益提升痛点,完全实现有机栽培“不减产”,真正实现生态农产品优质优价。
产前品种赋能。“市农技推广站的技术人员先后帮助我们引进了多种高品质、高抗性的优质品种,如高花青素的京紫糯519、农科糯336、飞花、京白甜601等鲜食玉米,航研998、平丰16号等韭菜,京采8号、甜脆脆2号等口感番茄,解决了有机种植的品种瓶颈。”北菜园农场负责人任军说。
产中技术支撑。锦会有机农场齐凯表示,推广站示范推广了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可降解吊蔓绳、农用酵素、秸秆废弃物堆肥、趋避作物生态多样性建设等多项技术,为园区生态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产后大抓市场。市推广站除了提供技术支持外,还组织全市有机核心示范基地负责人开展技术交流及产销对接会,为大家积极对接华润高端超市ole,盒马等销售渠道,推动有机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达市民餐桌。2025年春天,已经协调帮助有机核心示范基地的有机韭菜成功进驻华润ole和盒马等销售渠道。(供稿: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