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语言发展规律
0-6周:啼哭(最早的发声训练),有时发一些元音和少数辅音。12-16周:高兴时大叫、笑出声,会“咕咕”发声、“呀呀”作答,发辅音。28周:发“ba”,“da”等音节。32周:发“ba-ba”,“da-da”等两个连续的音。1岁:会有意识叫“爸爸”、“妈妈”,会说2-3个有意义的单音字,并表达自己意愿。1岁半:进入双词句阶段,逐渐掌握母语的语法规则。2岁:能说2-3个字的句子,词汇量达1000字左右。3岁:正常说话。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说话晚?
1.孩子吃的太细了:很多孩子两三岁了还是吃细软流食,啃不了排骨,舌头和口腔肌肉得不到训练,就会影响发音和说话。
2.认知落后:孩子认知落后,很多东西不认识,很多词汇不知道,就会影响孩子的表达,根本不知道怎么说,说什么。
3.电子产品接触过多:尤其两岁前,看电视手机对孩子的发育影响很严重。过度接触电子产品,只有信息输出,缺乏互动的交流方式,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
4.家里人包办代劳:孩子的需求基本被家里人满足了,不需要主动说主动做就能得到自身需要的,甚至一指、一伸手家长就立刻明白孩子的需求,时间久了就不愿意说话了。
5.感统失调:因为语言发育需要良好的感知觉和运动协调能力作为基础,感统失调也会造成语言问题。
如何更好的帮助孩子说话?
1.改善饮食:多吃一些耐咀嚼的硬的东西,锻炼口腔肌肉,不要只吃细软流食。
2.口肌训练:在家多给孩子做一些口肌按摩训练,或者做一些训练口肌的游戏,比如吹泡泡、吹蜡烛、吹口琴等。
3.多读绘本,多出去玩:多读绘本,多接触外界环境,有更多的感官刺激,提高词汇量和想象力,拓展语言能力。
4.感统游戏:多做一些感统训练游戏,比如跑跳、蹦床、荡秋千、滑梯等,刺激语言发展。
5.多和小朋友一起玩:让孩子多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不仅可以锻炼语言能力还可以提高社交能力。
(唐山市儿童福利院 戴振玲)
上一篇:滦南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
下一篇:信用越来越管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