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喆 本报记者 刘姝媛
拥有2家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1家国家级医养结合机构试点单位、1家全国“敬老文明号”先进单位、1家黑龙江省医养结合创新发展机构、1家黑龙江省医养结合机构老年营养餐桌建设试点单位……今年3月,香坊区被评为黑龙江省医养结合创新发展区。香坊区始终坚持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打出医养结合“组合拳”,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让老年人选择自己喜欢的养老方式,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创新驱动
构建医养结合新模式
临近中午,记者走进新松茂樾山医养社区,在养老公寓发现健康管家正在扫码查看老人用药情况。健康管家告诉记者,今年他们研发了一套智能给药系统,能够精准匹配老人用药需求。
健康管家介绍:“医生会根据老年人的身体情况,制定用药的时间、方式、剂量,在老人用餐之前我们会进行扫码,确保老人能准确地按时服药,有效减少了传统的人工给药误差。”
“不是太大的毛病,做个心电都能解决。一般老年病开药啥的都知道,心里就有底了。”在养老公寓居住的老人十分满意地说。
香坊区共有养老机构28家,社区老年人照护中心14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驿站3家、社区助老餐厅7家。通过“大养老+小医疗”养中设医、“大医疗+小养老”医中带养、“两院一体”“跨越空间”医养共建、基层医疗机构与社区居委会联动等多种模式,培育新松茂樾山养老公寓建成新松茂樾山医院,惠康、康乐等老年公寓设立医务室等标杆项目,在黑龙江省社会康复医院成功设立养老机构,率先实现“医疗+养老”服务闭环,香坊区中医院入驻关东人家养老院,实现医养场所共享,破解传统康养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资源共享
构建全生命周期养老服务体系
香坊区依托区域内优质医疗资源,成立以市第五医院为牵头单位的全市首家“香坊区护理联合体”,10家基层单位成为首批会员。通过一对一“传帮带”、面对面“看听学”方式,传授康复、骨科、神经内科等护理技能,促进健康养老与护理服务深度融合。
市五院已组织多期护联体成员单位培训,专家团队深入哈尔滨新松茂樾山医院、通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针对性康复护理培训指导,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养老护理服务水平。
38家基层医疗机构组建家庭医生团队225个,实现174个行政村和社区,16家基层医疗机构与28家养老服务机构全覆盖开展签约服务。通过家医签约、开展慢病管理等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逐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基层医疗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新模式,营造了社会参与、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让老年人在优质的养老环境中安享晚年。
医防融合
筑牢养老健康服务防护线
秉持“公卫先行”理念,倡导医防融合,为老年人健康养老保驾护航。65岁及以上老年人规范健康管理率和高血压、Ⅱ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均达国家标准;通过定期随访、个性化干预,有效控制老年人慢性病发展;对失能老人提供上门医疗护理;整合医疗与养老资源,医养结合服务率达到90%以上,让老年人安享晚年。这些都见证了香坊区养老健康服务防护网的日益牢固。
“通过打造护理、养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综合性的服务平台,我们正构建‘病有良医,老有颐养’的医养结合生态。”香坊区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籍婷表示,下一步,香坊区卫健局将全力推进医养联合体建设的智慧化升级,实现老年人包括健康档案、诊疗护理等信息实时共享互通,推动“精准化评估、个性化照护”,并且将进一步探索农村适老养老的新模式、新路径,真正实现“养老有温度,健康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