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是全球蓝莓最适宜的生产区之一
在海拔1500—3200米的云岭山脉
昼夜15℃的温差与酸性红壤土
意外契合蓝莓的生长基因
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消息
2024年全省蓝莓种植面积24.9万亩
产量17.1万吨
初步估算行业产值约170亿元
在消费升级与全球农产品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如何以品质为核心构筑行业壁垒、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蓝莓领导品牌,成为云南蓝莓产业面临的时代命题。随着订单农业、数字农业、冷链物流等创新模式的深度耦合,云南这片“蓝莓黄金带”正以三链融合书写产业新篇。
云南蓝莓 图源:云南日报构建全季供应体系。依托2000米海拔带来的昼夜温差与充沛光照,云南率先实现蓝莓“四季轮转”种植革命,12月曲靖麒麟基质蓝莓抢鲜入市;2月大理漾濞数字化温室果香满园;3月澄江、蒙自、建水多地早熟品种接力登场。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蓝莓种植面积超110万亩,云南以30%的产量贡献率稳居核心产区宝座,更借力“互联网+农业”打造出永仁4000亩数字化蓝莓产业基地——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棚内温湿度,让每株蓝莓生长在案。
打造全流程品控。在保山施甸由旺农场,一场以分钟计算的鲜度保卫战每日上演:采摘后40分钟内强制预冷,3小时内完成6道降温工序,将莓的糖分和水分得以完美锁存;每隔4天,澄江市丰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就要往迪拜空运2吨蓝莓,经过40多个小时,迪拜的消费者就能品尝到产自云南澄江的蓝莓鲜果。
正在蒙自海关装卸并发往马来西亚的蓝莓 图源:“今日蒙自”微信公众号从产品输出到产业升级。2025年红河蓝莓品牌战略发布会的举行,标志着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双轨战略正式落地;全国首个蓝莓“盒马村”构建起“上午采摘—下午分拣—次日上架”的极速供应链;弥勒万亩示范园通过“云品出滇”工程对接北上广深高端市场,做出高端价值。当冷链车满载着清晨采摘的优质蓝莓驶向长水国际机场时,云南蓝莓正书写着新的传奇。
统筹:王晓洁
策划:乐诚弘韵 赵家琦
来源:云南网
撰文:赵芸瑞 韩艳慧 张顺鋆 杨子双
视频剪辑:赵芸瑞
海报制作:段孝钊
编辑:官媛敏 孙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