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法国“图书周刊网”5月13日文章,原题:随着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临近,中国将在知识领域押注根据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增长10.77%,中国出版业正在巩固复苏势头。
这一涨势的驱动力来自多方面,包括中国民众对于教育、福利或人工智能等话题的兴趣不断增强,以及抖音、小红书等中文社交媒体的推动,如今都在决定着文学消费的走势。
2024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规模达1129亿元人民币(约合140亿欧元),发行19.2万种新书,创下近十年来的最高纪录。
中国图书市场正处于日益国际化的阶段。中国本土作家,譬如《三体》的作者刘慈欣等,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知名度。外国儿童文学在中国也占据一席之地。在2024年,两位国际作家——法国的克利斯提昂·约里波瓦、英国艾琳·亨特的作品也跻身于畅销书榜单。
中国的图书与大银幕之间也出现相互融合的现象:随着春节档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火爆,相关书籍的销量激增,出版社推出的衍生绘本《哪吒·三界往事》也能领跑畅销书排行榜。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将于2025年6月18日至22日在中国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据透露,本次北京图博会将接待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参展商。
在本次图博会上,还将举行多场专业会议,重点关注先进技术对出版业的影响,以及学术研究中的创新和开放,这些标志着图博会的战略转型。(作者埃里克·杜普伊,董铭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