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黑龙江日报
为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诉讼文书标准化建设的改革部署,深化司法为民理念,宁安市人民法院通过“强化认识、细化指导、优化服务、深化宣传”四维发力,积极开展起诉状和答辩状“两状”示范文本推广应用工作,推动司法服务标准化、精准化、高效化,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
强化认识,推动落地。宁安法院将“两状”推广应用纳入年度重点工作,明确“一把手”总责、分管领导主抓、立案庭牵头、各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将“两状”推广与“金桂兰示范岗”创建深度融合,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党员先锋岗”“双语导诉台”,落实“两状”指导服务。创新“智能辅助+人工指导”双轨机制,指导当事人使用“龙法和”云法庭解纷系统拍照上传后智能生成起诉状示范文本的功能,降低当事人撰写文书的难度与时间成本。今年以来,党员干警累计提供“两状”指导服务一千余人次,带动全院形成“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的推广氛围。人民法院报头版头条报道宁安法院引导当事人应用示范文本,发挥“府院联动”效能,联合多方力量开展调解,成功化解930件供用水合同纠纷典型案例。
细化指导,规范审查。针对“示范文本将原本在庭审阶段诉辩对抗过程中呈现出的矛盾焦点,前移到了立案阶段”的特点,宁安法院在受理纠纷时就将要素式思维贯穿立案、调解、庭审等诉讼各环节全过程,建立起“一查二问三指导”工作机制,在立案阶段“查材料完整性、问纠纷关键点、指导文本填写”,确保当事人诉求清晰、焦点明确,精准表述诉讼请求以及相应的事实和法律依据,缩短立案审查时间,为后续调解与审判筑牢坚实根基。4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在湖南长沙举行示范文本推广应用观摩交流现场会上,对“宁安法院联合人社部门通过示范文本精准确认劳动争议焦点,批量化解110件劳动纠纷”经验做法进行推介,5月1日人民法院报头版发布宁安法院示范文本推广应用典型案例。
优化服务,定分止争。坚持“要素式文本+先行调解”一体化推进,秉持自愿调解原则,立案后,在取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将案件委托给调解员先行调解。调解员通过要素式“清单”精准锁定核心矛盾,对案件要素信息、争议焦点一目了然,极大提升调解员工作质效。通过加强调解指导、扩大培训覆盖面、完善配套制度等举措,不断提升“要素式文本+先行调解”机制质效,着力打造标准化、规范化的诉讼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有温度、更具效率的司法服务。
深化宣传,形成共识。构建“线上+线下”“传统+创新”的立体化宣传矩阵,让“两状”示范文本走进群众身边。依托微信公众号发布宣传及自制推广视频;联合相关职能部门走进社区、乡村、企业开展专题讲座,发放“两状”二维码手册;在诉讼服务中心、综治中心、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金融机构等场所张贴关于使用要素式起诉状、答辩状的海报,鼓励引导律师、法律工作者及诉讼当事人使用新版文书,在显著位置张贴诉讼模板,向社会公布使用“两状”典型案例,让群众切实感受诉讼便利。
宁安法院将坚决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立案登记制的改革部署,继续坚持“一要二统三抓实”工作思路,持续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方便的诉讼服务,加大“两状”示范文本的宣传推广力度,持续深化司法便民利民举措,让示范文本成为群众解纷的“说明书”、公平正义的“直通车”,力争司法服务走在“全国前列”,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更多法院力量。
(张俊丰 施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