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湘江江滩公园一排排盛开的夹竹桃。
进入初夏,长沙绿意盎然,鲜花盛放。近日,在湘江江滩公园、梅溪湖公园、湘江风光带以及东二环沿线等绿化带中,一簇簇夹竹桃悄然进入盛花期,或玫红或粉白的花朵在阳光下摇曳生姿,引得不少市民驻足观赏、拍照打卡。然而,这看似温柔美丽的花朵,却“暗藏危机”。
“夹竹桃是有毒植物,全株含有夹竹桃苷,一旦接触或误食,可能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5月14日,湖南省植物园自然教育中心副主任黄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民在赏花时,切忌抚摸、摘取,尤其要防止儿童误食花朵或果实。”
■文/图/视频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曾冠霖
“这花开得太密了,远远看过去就像是一团云。”5月14日,在梅溪湖公园内,市民胡女士一边用手机拍摄夹竹桃花海,一边感叹它的美丽。带着孩子前来游玩的李先生则表示,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到夹竹桃,“花色特别亮眼,我女儿还想摘一朵玩,被我及时拦住了”。
类似的场景也出现在湘江风光带、东二环绿化带等地。记者现场看到,不少市民纷纷驻足观赏,有孩子甚至试图用手去摸花瓣或者叶子。
夹竹桃虽以“美貌”著称,但却有“有毒天使”之称。据长沙市园林管理局介绍,夹竹桃属常绿直立大灌木,因其花形似桃、枝干似竹而得名。其最主要的毒性成分为夹竹桃苷,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汁液中,包括根、茎、叶、花等部位,人体若误食或接触皮肤上的伤口,可导致呕吐、腹泻、心律异常,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夹竹桃的毒性不会因开花季而减弱,尤其在高温时节,植物代谢旺盛,汁液中的毒素活性更强。”黄秀提醒,尤其是家长带孩子在公园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孩子靠近夹竹桃,更不能把花朵当玩具随意把玩。
释疑
为何“有毒之花”仍广泛种植
既然夹竹桃含有毒性,为何长沙各大公园和道路沿线仍广泛种植?“这是因为夹竹桃具备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生态价值。”黄秀解释道,夹竹桃具有抗烟雾、抗灰尘、净化空气等显著优势。
据了解,夹竹桃可通过插条、压条等方式快速繁殖,成活率高,不挑土壤、不怕污染。其叶片对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具有较强的吸收作用,能有效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因此被誉为“环保卫士”。
“它们就像在城市角落‘默默工作’的绿色卫兵,既美化环境,又改善生态。”黄秀说,“正是这些不挑剔、不娇气的植物,让我们的城市一年四季绿意盎然。”
除了夹竹桃,在城市园林和家庭绿植中,其实还有不少“带毒”的植物。黄秀指出,常春藤、一品红、杜鹃花、苦楝等植物的汁液也含有毒素。紫藤、国槐、皂荚的果实和种子也有一定毒性,“还有家养植物中,滴水观音、万年青、水仙、绿萝和龟背竹也都不适合随意触碰或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