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刚刚结束的2025年U15世界中学生夏季运动会上,中国中学生体育代表团以61金21银16铜的成绩位列金牌榜第一名,并创造了我国境外参加学生体育赛事的最好成绩。在率先开赛的击剑项目中,来自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的14岁女子花剑运动员闵文珺为中国队拿下首金。
第一次远赴塞尔维亚,第一次与来自各国的同年龄段花剑选手交手,14岁的闵文珺就用全胜的战绩证明了自己。
虽然此前在国内赛事中屡屡拔得头筹,但第一次出国比赛的经历还是令她记忆犹新。“国际比赛的氛围很不一样,也接触到了不同国家的选手,的确增长了不少见识。”采访当天,闵文珺刚刚参加完期中考试。由于备战比赛,她几乎没有复习时间,因此一回到北京便投入到紧张的考试中。对她而言,卸下运动员身份,成绩就成了过往。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初中生,需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业和生活。
4岁第一次接触击剑,5岁开始练习击剑,14岁获得2025年U15世界中学生夏季运动会金牌。10年间,闵文珺对于击剑的热爱始终如一。“有时候比赛打得非常烂的时候,也会很受伤,但我从来没想过放弃。”教练田园春说,闵文珺是一名天赋加努力型选手。从小就拥有身高臂长的优势,但她并没有因为优势而放松,而是更加积极努力地训练。“竞技体育是很残酷的事,她已经从一个输了比赛会哭鼻子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世界冠军。”
闵文珺不仅仅是“击剑高手”,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六边形战士”。钢琴9级、书法10级,口琴、绘画、跑步样样通,学业之余还喜欢上了写作。“击剑是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事,但未来我想当一个作家。”这可不是随口说说,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尝试写作,到了初一开始写长篇小说,完成的小说就有好几部。“科幻、武侠、恐怖的都有,我看过,写得真的很好,感觉是可以出版的水平。”同班同学张欣雨说道。
闵文珺夺冠后消息一传回学校,整个校园也沸腾起来。为了庆祝这一喜讯,学校将她夺冠的画面在校园大屏幕上整整播放了一周。
在班主任刘多老师眼中,闵文珺有同龄人少有的沉稳和冷静,也有这个年纪该有的热情与真挚。她情绪稳定、善于思考,来自父母、教练、师长的建议和要求,她总会先静静地倾听,然后轻轻点头,最后以强有力的执行力将这些建议融入自己的行动中。
在母亲王晋眼中,女儿打小就对自己喜欢的事情能够坚持下去,遇到困难也会努力解决,不会轻易放弃。于是小时候带她尝试过乒乓球、游泳等各种兴趣班,最终与击剑结下不解之缘。“我希望她无论学什么都觉得是快乐的事情,也是她能把每一个兴趣爱好坚持下来的动力。”
文/本报记者 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