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省委书记编段子妄议中央反腐,最后怎么处理的?
创始人
2025-05-15 00:17:52
0

(转自:智超讲财商)

来源:灼见

导语:

2016年8月1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权威消息:最高检近日经审查决定,依法对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委原书记王珉以涉嫌受贿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案件侦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而就在前一天,即8月10日,中纪委官网发布消息称,王珉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身为省委书记没有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未按照中央要求履行换届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对辽宁省有关选举发生拉票贿选问题负有主要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公开妄议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公款大吃大喝、顶风违纪,对抗组织审查;违反组织纪律,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在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为他人提供帮助并收受财物;违反廉洁纪律,在企业经营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其亲属从利益输送中获得经济利益;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涉嫌受贿犯罪。

王珉因严重违反党的纪律,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造成恶劣政治影响,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经中央纪委常委会议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决定给予王珉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线索及所涉款物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据悉,王珉是十八大之后落马的第八个中央委员。进入仕途后,王珉曾在东北二省——吉林和辽宁担任一把手,在吉林省时,他被媒体称为“王大胆”,媒体表示,他的思维是“以招商引资、专案投资、南资北移为核心的南方思维”。

《起底王珉》

记者 | 龙在宇

来源 | 廉政瞭望

王珉初到吉林时,全省各界曾为迎来一名“懂经济”的省长而欢欣鼓舞。不过不久,人们觉得他有些纸上谈兵,硬把苏州的经验移植到东北,无异于橘生淮北则为枳。

01. 王珉:铩羽东北

2016年3月4日早上,赴京参加全国“两会”的辽宁省人大代表在驻地见到了老书记王珉。当时正值早餐时间,王珉也神色如常地回应众人。可就在上午10点,王珉因严重违纪被查的消息就公布。所有人都清楚,短短两个多小时内,王珉的命运已经出现逆转。

王珉拥有显赫的从政履历。他担任正部级领导长达10余年,两膺封疆重任,先后出任吉林、辽宁省委书记,去年7月调任十二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珉高校教师出身,博士生导师与访问学者的经历,更让其拥有了“学者型领导”的美誉。

一名坐镇东北10余年的儒将,最终因腐败落马,有人深感惋惜,也有人拍手称快。

02. “苏州经验”

1950年,王珉与双胞胎哥哥一起降生在淮南九龙岗矿路公司医院。父亲王积惇寄望兄弟俩能利国利民,为他们取名王琍、王珉。

大哥王琍继承父亲衣钵,成为淮南的医学专家,王珉成为博士以后学而优则仕,最小的弟弟王玮赴美深造,不仅拿到博士学位,还成为生理学终身教授。王家一门两博士,在淮南传为一段佳话。

42岁时,王珉担任南京航空学院(后更名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院长。原本能够在学术领域取得更大成就的王珉,却在44岁时步入仕途,升任江苏省省长助理。

踏入政坛的王珉,一路顺风顺水。经过两年省长助理的过渡,于1996年升任副省长。2002年,王珉跻身省委常委之列,并兼任苏州市委书记。

多年以来,“苏州经验”一直是王珉头上的耀眼光环,对于王珉主政苏州时期的政绩,外界褒扬颇多。

不过,一名苏州当地的企业家对此却有不同见解:“早在王珉来苏州工作以前,当地便实现了经济起飞。况且他只在苏州待了两年,许多工作尚未付诸实施。说王珉主政期间,缔造了什么经济奇迹,有些言过其实。”

另一名苏州的公务员认为:“王珉或许没有缔造经济奇迹,但却创造了‘苏州经验’。”王珉来之前,苏州经济已然一枝独秀,却有些闷声发大财的意味。

王珉善于总结经验,更懂得包装造势,什么“昆山之路”“亲商理念”,弄出许多概念。加之媒体跟进报道,令苏州风光无限。“正是在王珉主政时期,‘苏州出经验’的说法在全国叫响。”

03. 初到东北

紧随着“苏州出经验”之后,2004年,王珉调任吉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隔年1月出任省长。

2004年,恰逢中央启动“振兴东北”战略。王珉此时调任吉林省长,被外界解读为肩负重要使命。吉林各界也曾为迎来一名“懂经济”的省长而欢欣鼓舞。

初到吉林时,王珉颇为高调。他频频接受媒体采访,谈施政规划。因为来自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王珉身上还有一种优越感。在各种会议上,他反复提到一件事:“2004年吉林省GDP总量为2958.21亿元,而一个苏州市的GDP为3450亿元,一个省却敌不过一座城市。”

在制定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时,吉林省发改委原想在2004年基础上增长20%,王珉觉得太低了,应该增加一倍。发改委的负责人表示压力很大,但王珉认为,即便增加一倍,这增速也比苏州慢多了。

吉林一名副厅级退休官员介绍,当初有媒体报道,说王珉调任吉林后,南方的企业家蜂拥来吉林考察投资。还有人说,等着吉林省“两会”结束,王珉代省长的“代”字去掉,他们就正式签投资协议。后来在一次会议上,王珉也提到这事,表情颇为得意。

不过很快,王珉的高调便难以为继。2005年1月,王珉正式就任吉林省长,当年上半年,吉林GDP增长8.5%,增长速度跌落到全国倒数第一。

另一名退休官员表示,经过一段时间接触,许多吉林省的干部对王珉有了新的认识。他的确有干事的劲头,工作节奏很快,一些做法也很新派,比如提倡开短会,以前的政府工作报告通常15000字,他亲自砍到8000字。

不过,此前被众人寄予厚望的“懂经济”,倒有些纸上谈兵。“王珉动辄就说苏州如何如何,却不知道,吉林的状况和苏州有天壤之别。硬把苏州的经验移植到东北,无异于橘生淮北则为枳。”

与王珉有过接触的一位吉林经济学家表示,王珉出身书香门第,言谈举止间有学者派头。但要说他“懂经济”,却真是拔高了。“不对一个地方的情况做具体分析,制定出因地制宜的政策,就一门心思移植外地经验。这叫哪门子懂经济,分明是书呆子气。”

04. 通钢事件

继黯淡无光的经济数据之后,王珉很快又迎来主政吉林期间的最大败笔——通钢事件。

2009年7月24日,“通化钢铁部分职工因企业重组问题聚集上访”的群体性事件震惊全国——参与通钢改制的民营企业方代表、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总经理陈国君被殴致死。吉林省国资委宣布建龙钢铁永久退出通钢重组。至此,一场由当地政府强力推动的、民营企业参与的国有企业改革,宣告失败。

通钢事件发生的背景,正是王珉一手推动的吉林国企改革。赴任吉林之初,王珉就力主对当地国企进行改革,随着他在2006年升任省委书记,这一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苏州的国企改制以快著称,王珉主政苏州时,曾创造了仅用一年半完成1034家单位改制的纪录。按照他的计划,吉林必须在一年内基本完成816家省属国有企业的改制任务。

不少人诟病,王珉的许多商界朋友来到吉林,参与了这次国资改革,里面或许存在权钱交易。有当地人士介绍,“暂且不论王珉是否存有私心,即便他出自公心,这场改革也注定会遭遇波折。东北的国企基础、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苏州能比吗?苏州的国企改制尚且花了一年半,吉林那么多困难国企,想在一年之内完成改制,简直是天方夜谭。”

通钢事件之后,吉林官场流传出一种说法:王珉捅出了个大篓子。

王珉力推国企改革的过程中,还有一名左膀右臂——时任吉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田学仁。田学仁在担任吉林市委书记、延边自治州委书记期间,口碑便不好,坊间关于其受贿卖官的传闻很多。王珉却对其赋予重任,让田主抓国企改革。田学仁落马后,暴露出在国企改制中存在大量权钱交易。

政策本身值得检讨,加之所用非人,王珉将“苏州经验”移植吉林的努力,最终化为泡影。

2009年,王珉离开吉林,调任辽宁省委书记。在就职演说中,王珉表示:“在东北三省中,辽宁经济总量最大,工业化程度最高,发展的基础最雄厚,我深感责任重大,担子很重。”

王珉说的这番话,在外界看来似乎说明他被重用了。但官场内的人都知道,王珉是怀着苦涩的心情离开。一来他推动的改革近乎失败,二来他来吉林之初,头顶耀眼光环,在政坛上更进一步的愿望很强。最终平调到另一省,和他的期望有落差。

05. 坐困辽宁

从2009年到2015年,王珉主政辽宁长达6年。与刚到东北时的意气风发相比,王珉在这6年间却显得颇为低调。他极少主动接受媒体采访,对抛头露面的机会能推就推。

王珉在吉林、辽宁两省的口碑相差很远。尽管主政吉林时遭遇挫折,但他离任时的干部大会上,掌声多次响起。在许多吉林的干部看来,王珉是想干事却没干成事。而在辽宁期间,王珉却难脱惰政之嫌。

主政吉林期间,王珉周末加班是家常便饭。然而在辽宁,他周末经常去北京,或者回江苏。

关于王珉的各种负面传闻,也在其主政辽宁期间增多。一批来自南方的企业家时常出入王珉的家,和他打得火热,其中一家来自江苏的房地产企业,在沈阳、大连多地开发有高档楼盘。沈阳商界还盛传,王珉的女婿名下有多家企业。甚至在私生活方面,亦不乏各种小道消息。

沈阳一名退休官员表示,王珉赴任辽宁时,曾说辽宁在东北三省中发展基础最雄厚,可在他离任的2015年,辽宁的GDP增速全国垫底。这固然有很多原因,但他身为省委书记,绝对难辞其咎。

辽宁省委书记任上,刻意低调的王珉却时常在全国“两会”上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2012年,王珉被记者追问出身辽宁的王立军的情形;2015年,王珉又替一名身处舆论漩涡的笑星辟谣:“这次他不也来开政协会了嘛,他一切正常,什么事也没有。”

据说,因为总被追问敏感问题,王珉曾训斥宣传部门人员工作不力。

到了2016年“两会”,王珉自己却成为了新闻主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燕帽下的20年, 我体会到了... 转自:内蒙古日报□本报记者  王坤  “护士长,患者高烧不退、呼吸困难,医生初步诊断高度怀疑是狂犬病...
专业展示防震减灾技能 5月10日,在山东省防震减灾科技园,山人绳索技术培训中心的工作人员向参观者展示绳索救援技能。 ...
司法保障破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阅读提示 新业态保险纠纷中,多主体之间矛盾交织,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普遍存在保险认知不足、维权能...
优良家风遍拂北疆大地 转自:内蒙古日报□本报记者  赵曦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内蒙古广袤大地,从东到西,穿越呼伦贝...
美韩据悉讨论外汇政策 市场嗅出...   美元在亚洲尾盘下跌,因市场再度猜测美国总统特朗普倾向于让美元走弱,并可能敦促其他国家放任本币升值...
段建珺剪纸的艺术创造与情感表达 转自:内蒙古日报◎王宏伟  王德峰在《艺术哲学》中对艺术何以存在这一问题做过辨析。他遵从海德格尔的学...
精准帮扶让病有所医难有所助 转自:内蒙古日报□本报记者  赵曦  “去年确诊乳腺癌时,家里卖了牛、借了债,我一度想放弃治疗,是妇...
千余居民沉浸体验邻里温情     本报讯(记者  王斌)近日,第七届北京邻里节开启。顺义区光明街道结合辖区特色,在社区内开展亲...
检修作业零停电 客户用电更稳定 转自:内蒙古日报4月23日至24日,内蒙古电力集团包头供电公司在昆河变10千伏912昆白线开展四类复...
内蒙古出台条例为生态环境保护提... 转自:内蒙古日报本报5月14日讯  (记者  帅政)5月14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对2...
美国客户催发货 上市公司急速补...   证券时报记者 张一帆  5月14日起,中美同步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落实前期中美经贸高层会谈的重...
乌拉特之行 转自:内蒙古日报□李文俊  甘其毛都口岸  口岸两边看不到野兽  只见游荡在丘陵草原的羊群和牛群  ...
控股股东减持、创始人退场,中科... 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迈入应用爆发期,算力作为AI革命的基石,成为各国科技竞争的核心战场。在这...
德国4月通胀率为2.1% 德国联邦统计局5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德国4月通货膨胀率为2.1%。通货膨胀率自年初以来持续下降,...
4月社融新增1.16万亿背后 ... 5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前4月金融数据。数据显示,2025年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24.0万...
【环球财经】伦敦股市14日下跌 转自:新华财经新华财经伦敦5月14日电(记者张亚东)英国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
中方调整对美加征关税措施     当地时间5月10日至11日,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5月12日,双方发布《中美日内...
港股IPO磁吸效应显现:融资激... 近期,宁德时代在港股公开发售。截至5月14日,宁德时代已获得机构下单超500亿美元,折合约3902亿...
65名已获释以色列被扣押人员呼... 转自:财联社【65名已获释以色列被扣押人员呼吁推动达成加沙全面停火协议】财联社5月15日电,65名此...
吹进高校的“轻食风”是一次观念...     木须虫    “一份手撕鸡胸、一份紫薯、一份西兰花,没负担又好吃!”近日,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