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吴冰鑫 通讯员 高叶萍
本报讯 老旧小区停车位改造让居民告别“抢位大战”,“口袋公园”建设为居民增添休闲新去处……今年初以来,秀洲区洪合镇通过一系列“微改造”“微创意”“微配套”工程,让居民真切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升级。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正悄然重塑着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不断扩大着群众生活的“幸福拼图”。
这两天,家住洪合民和社区新昌苑小区的居民黄瀚镔下班回家后惊喜地发现,困扰他许久的“停车难”问题终于得到了彻底解决。新建的停车场标识清晰、布局合理,车辆进入更加有序,对很多新手司机非常友好。“现在停车方便多了,高峰期再也不用抢车位,小区环境也整洁有序,每天回家心情都变好了。”黄瀚镔笑着说。
这一变化源于社区的精准施策。据社区党支部书记吴月根介绍,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家用电车、油车的保有量不断增加,小区162辆私家车面临“一位难求”的窘境。“我们小区紧邻毛衫市场,居住密度比较高。居民反映每天要花大量时间找车位,有的甚至要把车停到小区外面,这既不方便也不安全。”吴月根说。
为解决这一痛点,社区通过“三步走”策略:首先组织居民代表座谈会收集需求,随后对社区里的闲置空地进行实地勘察,最后制定科学改造方案。“在改造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细节,配套建设了交通标识标线,确保车辆进出有序。”吴月根补充道。如今,曾经的闲置空地变身为标准化停车场,不仅解决了停车难题,更提升了小区整体环境品质。
同样令人欣喜的改变还出现在新王桥村。走进新建成的口袋公园,绿意盎然的景观、精巧的空间布局、蜿蜒的休闲步道相映成趣,孩童的欢笑声此起彼伏。新王桥村村委会副主任傅冰介绍:“考虑到居民的休息、健身、娱乐需求,我们开辟出这一方口袋公园,配套建设了橡胶地垫、儿童游乐设施,让居民们茶余饭后有个休闲的好去处。”
带着孙女在公园游玩的张阿姨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没有活动的场地,小孩子就只能在楼下的马路上玩,车来车往挺不安全。现在有了这个家门口的小公园,既安全又舒心。”这个占地不大的公园,已成为社区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周末更成为邻里交流的温馨空间。
“小切口”体现“大民生”。“三微”工程是问需于民、服务于民的一个缩影,从细微处进行改善,深层次地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满意度,托起群众幸福感。接下来,洪合镇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持续推进十余个“三微”工程项目建设,切实解决群众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努力为辖区居民营造整洁、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
上一篇:寻常业务 触发“意外之喜”
下一篇:共话城乡融合温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