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观新闻记者 万玲 文/图
“等我这盆绣球开花,来我家拍大片”“快来尝尝刚摘的小番茄,又甜又水灵”……在南昌,越来越多市民家里的阳台告别单调的晾晒功能,变身兼具观赏与实用价值的“都市花园农场”。这场悄然兴起的“阳台革命”,重塑着南昌人的生活方式,成就了都市里的诗意栖居。
人人皆可当都市园艺师
清晨6时,家住红谷滩区的“90后”白领林悦手持喷壶,为新扦插的蓝雪花枝条浇水。一旁的智能种植箱里,樱桃番茄藤蔓缠绕着粉色矮牵牛向上生长,形成独特的“果蔬花墙”。
“种菜种花就像开盲盒,每天都有新惊喜。”林悦点开手机App查看光照数据,“跟着博主学习混搭种植法,现在我的阳台成了朋友圈网红打卡点。”
青云谱洪坊小区里,市民周芸的阳台宛如童话世界,木质层架上生菜与迷迭香错落有致,铁艺花架缠绕着黄瓜藤蔓。“自从有了这片小天地,孩子每天放学都会主动来浇水,观察植物生长情况,性格也开朗很多。”周芸摘下几枝薄荷,指尖萦绕着清香,“泡杯薄荷茶,再用自家种的小葱炒蛋,平凡日子都有了仪式感。”
而65岁的西湖区退休教师陈建国将阳台打造成“生态实验室”,PVC立体种植墙上,水培生菜与多肉植物共生;废旧鱼缸改装的水循环系统,滋养着睡莲与空心菜。“我设计了花卉、蔬菜轮作表,春天种月季配蒜苗,秋天换菊花搭油麦菜。”陈建国笑呵呵地说,“现在邻居们都来取经,我们还组了‘阳台园艺夜校’。”
小阳台催生“市场创意”
走进南昌千花伴花鸟市场,曾经单一的花卉区已升级为“园艺综合体”。“年轻人喜欢买‘可食花境’套装,既能观赏又能食用。”摊主王芳利向记者展示热销榜单,除了传统的空心菜、薄荷种子,食用玫瑰、香豌豆等观赏、食用两用的品种销量均有增长。
在电商平台上,记者还发现智能种植机厂商推出“赣鄱时令版”产品,内置鄱阳湖气候数据模型;本地文创品牌设计出滕王阁纹样陶瓷花盆、绳金塔造型铁艺花架。某园艺装备企业负责人透露:“南昌市民偏爱‘花菜共生系统’,订单中60%包含自动灌溉与补光设备。”
家装行业也掀起了“阳台焕新”热潮:“花园农场”定制套餐将八大山人水墨画元素融入种植槽设计,搭配赣派园林风格的流水景观;“模块化园艺墙”可自由切换蔬菜种植与垂直花艺展示。“我们设计的阳台,既是菜园也是客厅的延伸。”设计师周薇展示案例,“有客户用自家种的茉莉花,搭配阳台景观办起了茶会。”
“钢筋森林”里的诗意栖居
“对着电脑写方案累了,给三角梅修个枝,灵感就来了。”在红谷滩区某广告公司工作的“95后”张宇,将阳台改造成“创意花园”。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曹国新说:“阳台园艺热是南昌人对美好生活的具象追求。它不仅满足了亲近自然的情感需求,更构建起兼具实用价值与审美意趣的新型生活场景。”
小小阳台方寸之间的绿意,既承载着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孕育着属于这座城市的独特文化韵味,成为城市一道别样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