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语言文字规范化对文化传承的影响
创始人
2025-05-14 07:16:33
0

转自:黑龙江日报

□关永承

语言文字标准化、规范化,是语言文字信息化的保障,对文化传承具有复杂而深远的影响,但数字时代的到来却深刻地改变了语言文字的使用习惯及使用环境。基于此,深入剖析数字时代语言文字的新特征、探讨语言文字规范在文化传承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与面临的挑战,对于维系民族文化根脉、提升文化传播效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数字时代语言文字的新特征

语言表达的创新性增强。在数字时代浪潮的冲击下,语言表达方式的创新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短视频通过强节奏、轻量化的内容传播,使方言与普通话交织碰撞;直播互动时语言的实时碰撞,催生出“银发经济”“i人和e人”等网络热词。这些新兴表达不仅拓宽了人际沟通的维度,更驱动语言系统在动态演变中实现自我革新,彰显数字时代语言发展的蓬勃生命力。

语言传播的效能增强。数字技术以颠覆性力量重塑了语言传播范式,彻底解构了横亘在语言文字间的时空壁垒。作为文化基因的关键承载体,语言文字被赋予超强传播动能。这种超高速传播效能,不仅重构了人类信息交互的底层逻辑,更推动语言文字穿透文化差异的屏障,实现全球受众的广泛覆盖。由此,语言文字在数字生态的土壤中蓬勃生长,迸发出强大生命力,进而成为文明互鉴的鲜活纽带与文化共生的坚实桥梁。

语言烘托的感染力增强。在数字时代,文字与视觉、听觉元素相互补充,共同构建意义。“文字+语音”“文字+表情包”等表达方式,增强了文字信息传递的丰富度与感染力。这不仅拓展了语言的表现维度,也使语言表达更契合数字时代多感官接收信息的需求,重构了人际交流的符号体系。

语言文字规范化对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

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确保文化传承准确性。规范的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可靠保障。统一的文字书写规范和语法规则,犹如一把精准的钥匙,能使后人准确地解读历史事件以及古人的思想观念与文学艺术成就。我国古老文明历经几千年的演变,经典著作中的智慧能跨越时空流传至今,“规范”的力量功不可没。规范的语言文字如同文化的精准“解码器”,消除了因语言差异造成的理解障碍,让文化原汁原味地实现传承,为文明的薪火相传筑牢根基,使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得以永续绽放光彩。

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石,其代际延续承载着文明的基因密码,构筑起民族文化认同的坚实基石。而规范统一的语言文字体系,能够激发民众对本民族文化深沉的归属感与强烈的自豪感。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既是搭建各民族沟通互信桥梁的重要举措,更是促进民族间广泛交往、深度交流、全面交融的关键纽带,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持久而强大的精神动力。

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助力民族文化高效传播。规范的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传播的基石。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有助于构建统一的文化符号体系,消除地域、代际间的沟通障碍,使民族文化高效传播。规范的语言文字打破了地域之间的交流障碍,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的广泛传播与融合。方言和地方文字虽具有独特魅力,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的传播范围。当使用规范化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时,各地文化能够更顺畅地走出地域局限,被更多人了解和接纳。如网络时代,规范的语言文字使各地特色文化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让地域文化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展现风采,丰富了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推动数字时代语言文字规范化

助力文化传承的对策

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宣传教育。为全面提升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需构建多元协同的治理机制。社会各界应凝聚共识,将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置于文化传承与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引导公众以理性、辩证的视角审视网络语言的创新与流变,既包容其鲜活表达,又明晰规范使用的边界。同时,应充分激活媒体平台的传播效能,通过策划权威知识讲座、制作创意科普短视频、举办全民互动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以趣味性与专业性兼具的方式,向大众普及语言文字规范知识。以此唤醒全社会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视,在潜移默化中培育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社会风尚,让语言文字的规范性与生命力在新时代实现和谐共生。

完善数字平台监管的保障机制。通过建立健全数字平台语言文字监管制度,明确平台主体责任,强化平台对语言文字规范性的审核力度。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监管效率,实现对不规范语言文字使用现象的实时监测与快速纠正。此外,鼓励平台制定语言文字使用规范指南,以正向引导用户形成规范表达习惯,共同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语言环境。

促进规范与创新的有效平衡。在坚守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前提下,应秉持包容的态度引导语言创新。通过甄别与筛选,将兼具生命力与积极价值的网络语言适度纳入语言文字体系。如此一来,既能维护语言规范的根基,又能激发其创新活力,实现语言文字规范与创新的良性互动。

数字时代,语言文字规范化在保障文化传承的准确性、增强文化认同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它不仅为文化传承提供稳固支撑,更能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在数字生态中持续焕发生机。为了更好地实现数字时代语言文字规范化,为文化传承提供有力支持,在未来的发展中,应以前瞻性的视角,积极探索数字时代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创新路径,让语言文字规范成为文化传承的强劲引擎。

(作者单位: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疫苗接种实现“预防优于治疗”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随着我省进入持续高温的“三伏天”,部分中老年人及慢性病...
地头变课堂面对面传授技术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为进一步提高田间管理水平,北大荒农业股份青龙山分公司在...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黑...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债务企业名称:龙江县福山永杂粮市场有限责任公司 ...
首都机场临空区上半年营收超17...   本报记者 孟紫薇 通讯员 张凯欣  规模以上企业达562家,同比增长10.4%;营业收入1737...
旅途添新意 北京火车站成“会客... (来源:千龙网)候车旅客在北京站二层第八候车室南端弧形落地窗前休息今年暑运已过半,不少来京的细心旅客...
什么怪物让民主党议员集体“跑路...   距2026年11月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尚有一年多时间,共和、民主两党均已盯上了“选区重新划分”这一“...
夏日送清凉 用关怀抵御高温“烤...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  近日,驻津央企中国铁建大桥局上海G15公路项目部组织开展“夏日送...
标准化引领高质量发展   ■ 韩 昱  如果说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那么标准化就是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这...
又见银行理财子公司参与IPO网...   本报记者 熊 悦  继光大理财后,第二家参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网下打新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浮...
消息人士称特朗普计划最早下周与... 当地时间8月6日,据《纽约时报》报道,两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告知欧洲领导人,他计划最早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