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在南京海关所属启东海关监管下,装载着光伏组件的“恒隆”轮从启东吕四港驶出,顺利抵达上海洋山港并直接装上国际货轮出口海外。这是洋山港—吕四港通过“联动接卸”模式承运的首批货物,标志着这一创新监管模式在南通正式落地,也为长三角港口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联动接卸”指将吕四港作为洋山港的延伸,改变传统的“转关申报、二次运抵”模式,不断丰富“水水直联、多港互动、内河承接、洋山装卸”内涵,实现“联动接卸,视同一港”的整体监管。
在上海海关、南京海关的支持下,启东海关与洋山海关紧密对接,采用“联动接卸”监管模式开展货物通关。这一创新模式下,货物在吕四港报关后,通过驳船直接运至洋山港,海关查验、放行等均在洋山岛上完成,随后货物直接装运远洋货轮出海,省去传统模式下在芦潮港倒箱查验等环节,提高通关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给长三角企业降本增效提供了新选择。
南通利达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是洋山港—吕四港“联动接卸”模式首批试点企业,企业常务副总经理包小俊介绍,“该模式下每集装箱货物可节省物流成本400元,物流时间有效缩短,是让企业实实在在受益的改革创新举措。”
随着“直装直提”“联动接卸”等便利化通关举措的先后落地,吕四港黄金水道的集聚效应不断释放。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启东海关共监管吕四港进出口货物7.1万吨,同比增长36.8%;集装箱吞吐4.9万标箱,同比增长41.43%。
“联动接卸”不仅是通关流程的优化,更是长三角港口资源整合的关键,将洋山港的国际航线优势与吕四港的腹地货源优势深度融合,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再提速。
启东海关副关长严通表示,启东海关近期将组织“联动接卸”业务专题推介会,联合船运公司、港口集团及物流企业,总结试点经验,优化监管流程。同时,加速“智慧口岸”建设,应用物联网技术等,实时追踪货物轨迹,并与洋山港共享监管数据,实现跨关区协同作业,进一步优化港口物流服务,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
罗雪婷
上一篇:秦腔名伶“舞”出壮阔时代长卷
下一篇:序号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