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跌 4.25%!小米 SU7 Ultra 碳纤维前舱盖争议的律师解读(Deepseek 总结),如认定虚假宣传成立,罚款!
创始人
2025-05-13 12:57:33
0

来源:国际投行研究报告

Deepseek 总结:关于小米 SU7 Ultra 碳纤维前舱盖争议的律师解读,部分车主已组建维权群(超 400 人),计划通过律师函要求小米汽车协商解决,或以集体诉讼形式主张权益

(AI 图)

一、‌法律责任的认定‌

虚假宣传的界定‌

律师指出,若经营者对商品性能、功能的描述与实际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可能构成虚假宣传。小米 SU7 Ultra 前舱盖宣称的“双风道导流”和“散热优化”功能被车主实测证明无效,且内部结构与普通铝制机盖差异微小,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

关键判定标准‌

宣传内容是否对消费者购买决策产生决定性影响(如“赛道级”“空气动力学优化”等表述吸引用户高价选装);

功能缺失是否属于“实质性误导”,例如风道设计未实现导流或散热效果,导致产品核心卖点失效。

二、‌消费者维权主张‌

法律主张路径‌

车主可要求撤销合同并退车,或主张“退一赔三”(即退还价款并索赔三倍金额),具体适用需根据虚假宣传情节的严重性及实际损失判定;

集体诉讼案件中,维权车主需举证证明宣传内容与实际功能不符的直接关联性,例如通过第三方检测报告、拆解对比视频等证据。

当前维权进展‌

部分车主已组建维权群(超 400 人),计划通过律师函要求小米汽车协商解决,或以集体诉讼形式主张权益;

维权成本方面,律师费用初步预估为每人 3000 元,包含发函、谈判及潜在诉讼流程。

三、‌企业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

行政处罚风险‌

若市场监管部门认定虚假宣传成立,小米汽车可能面临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广告法》第五十五条),情节严重者可吊销营业执照。

民事赔偿责任‌

除退款和赔偿外,企业需承担因产品功能缺陷导致的衍生损失(如车辆故障引发的维修费、误工费等);

品牌声誉受损可能引发投资者索赔,进一步扩大经济损失。

四、‌律师建议与争议焦点‌

消费者应对策略‌

保留购车合同、宣传资料、沟通记录等证据;

通过专业机构鉴定产品功能是否符合宣传描述,形成完整证据链。

企业合规启示‌

技术宣传需避免过度承诺,需明确区分“概念设计”与“量产功能”;

争议发生后应及时采取实质性补救措施(如召回、功能升级),而非仅以积分补偿敷衍。

此次事件凸显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中营销话术与产品落地的矛盾,司法机关对虚假宣传的认定将成为同类案件的参照标准。

小米 SU7 Ultra 碳纤维事件及技术应用综合分析

一、近期争议:消费者质疑与官方回应

功能争议‌

部分车主指出,SU7 Ultra 选装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4.2万元)实际功能与宣传存在差异:

宣称的“双风道空气动力学设计”未能有效导流空气至刹车系统,也无法产生额外下压力,内部结构与普通铝制机盖差异微小。

用户实测显示,开孔设计未能实现辅助散热或提升性能的效果,被质疑为“高价装饰”。

小米汽车回应‌

承认信息表达不清晰致歉,并提出补偿方案:

未交付订单可免费改配铝制前舱盖;

已提车及锁单用户获赠 2 万积分。

部分消费者仍不满,要求退车或重新定车,维权群人数超 300 人。

二、SU7 Ultra 碳纤维技术应用

材料特性与减重效果‌

采用 T800H 级碳纤维,强度为钢的 5 倍,重量仅钢的 1/4,全车碳纤维覆盖面积达 3.74 平方米,总减重超 305 公斤。

车顶单块碳纤维减重 11 公斤,底盘及内饰部件进一步优化轻量化设计。

设计目标与性能提升‌

原计划通过碳纤维结构提升赛道性能,但因量产调整未完全实现双风道功能,仅保留部分气流导出和散热辅助能力。

方向盘、尾翼等部件仍保留碳纤维材质,支撑运动驾驶体验。

三、供应链布局

核心供应商‌

沃特股份‌:确认为小米 SU7 Ultra 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直接供应商,提供 T800H 级碳纤维材料。

中复神鹰‌:国内少数量产 T800H 级碳纤维的企业,疑似通过下游复材企业间接供货。

瑞鹄模具‌:负责碳纤维部件模具开发,提升生产精度与效率。

市场影响‌

SU7 Ultra 上市后碳纤维需求激增,单车材料成本约 7.1 万元,带动相关企业订单增长。

沃特股份因明确供应关系,业绩预期显著提升。

四、行业与市场反响

销量表现‌

SU7 Ultra 开售 2 小时大定破 1 万台,轻量化设计成为营销亮点,但因功能争议或影响后续订单转化。

产业链机遇‌

碳纤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渗透率提升,中复神鹰、光威复材等企业加速扩产,推动国产替代进程。

此次事件反映了车企在新技术应用与宣传透明度间的平衡难题,同时凸显了碳纤维材料在汽车轻量化赛道中的长期潜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证A500ETF摩根(56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A500ETF摩根(560530)涨1.19%,报1.106元,成交额...
A500ETF易方达(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A500ETF易方达(159361)涨1.28%,报1.104元,成交额1...
何小鹏斥资约2.5亿港元增持小... 每经记者|孙磊    每经编辑|裴健如 8月21日晚间,小鹏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联...
中证500ETF基金(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500ETF基金(159337)涨0.94%,报1.509元,成交额2...
中证A500ETF华安(159...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A500ETF华安(159359)涨1.15%,报1.139元,成交额...
科创AIETF(58879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科创AIETF(588790)涨4.83%,报0.760元,成交额6.98...
创业板50ETF嘉实(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创业板50ETF嘉实(159373)涨2.61%,报1.296元,成交额1...
港股异动丨航空股大幅走低 中国... 港股航空股大幅下跌,其中,中国国航跌近7%表现最弱,中国东方航空跌近5%,中国南方航空跌超3%,美兰...
电网设备ETF(159326)...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电网设备ETF(159326)跌0.25%,报1.198元,成交额409....
红利ETF国企(53088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红利ETF国企(530880)跌0.67%,报1.034元,成交额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