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周章龙)“报销了这么大一笔钱,真的太感谢了。”5月5日,毕节市织金县马场镇患者杨某的父亲杨雄志接到织金县医保局工作人员刘倩的回访电话时,声音哽咽。
长期以来,杨雄志因儿子的医疗费用负担愁眉不展。此次,织金县医保局及时致电告知报销政策,并高效完成办理工作,切实缓解杨雄志一家的经济压力。
这场“及时雨”,得益于一项新政策。2024年,织金县开始执行《毕节市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根据《细则》,相关部门动态新增认定的特困供养人员、孤儿、低保对象等人群,其身份认定前6个月内产生的医疗费用,在经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政策范围内的个人自付部分将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可依申请进行追溯救助。
自政策发布以来,织金县医保局主动靠前排查,每月对医保系统数据进行比对筛查。对疑似符合申请医疗救助的务工患者,将数据及时推送至乡镇进行追踪核实,协助符合救助条件的患者申请医疗救助。
2024年7月10日,根据“医疗救助追溯”政策,刘倩及时进行系统数据比对,筛查高额医疗费用符合医疗救助追溯的患者。当杨某的医疗费用数据出现在屏幕上时,她立即警觉起来。
原来,杨某2024年度累计医药费用总额高达40余万元,尽管基本医疗保险已报销19万余元,大病保险支付10余万元,但个人自付仍高达11万余元,且尚未办理“医疗救助追溯”报销手续。
刘倩迅速拨通杨雄志的电话,并耐心地向他解释最新“医疗救助追溯”的具体政策、报销范围、报销比例及所需材料。
“您放心,我们可以帮您代办!”得知杨雄志无法到现场递交材料,刘倩主动提出帮忙代办。就这样,刘倩在线上为杨雄志完成了救助追溯材料递交工作。最终,杨雄志一家通过追溯报销,获得医疗救助3万余元。
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这份主动作为的背后,是织金县医保局始终着眼于群众的烦心事和揪心事,着力提升医疗保障服务水平的决心。截至目前,织金县共追溯救助1047人次,救助金额285.43万元。
织金县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们将强化部门间数据共享与协作,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同时,加强对基层医保经办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服务能力与效率,为群众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医疗保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