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京晨报
金陵河西高中部廖婧熠老师执教的《导体的电阻》物理公开课。学校供图
5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莅临大会!李玫瑾、黄翔、倪闽景等网红名师现场开讲……5月10日至11日,由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南京体育学院、光明社《教育家》杂志等单位共同组织的“大城市教科院全国六次学术年会暨第六届‘脑科学与教育’学术会议”,在南京市金陵河西学校举行。本次会议以“智能时代的教育形态变革和重塑”为主题,汇聚1000余位全国教育专家、名师,共话人工智能和神经科学浪潮下教育创新的未来路径。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杨雄里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民盟中央副主席田刚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零一学院院长郑泉水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教授李培根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原校长、教授严纯华院士依次登台,围绕脑科学、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前沿议题展开深度对话。知名教育专家李玫瑾、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网红”医生黄翔等“网红名师”现场开讲,聚焦“AI课堂实践”“青少年心理与科技素养培育”等热点话题,吸引全国超千名教育工作者现场互动。
7个分会场内,平行论坛与工作坊展示同步开启,其中,来自金陵河西学校高中部、硕士毕业于世界顶尖理工院校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廖婧熠老师执教的《导体的电阻》物理公开课,以跨界思维点燃课堂,成为全场焦点。
一所中学何以成为全国学术盛会的承办地,并吸引众多院士专家深度参与?答案藏在学校的科创基因与育人实践中。 2024年12月,学校成立了江苏省首个“钱学森少年科学院”,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提出的“沃土计划”“脱颖计划”为指引,创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生态,同时积极探寻 AI 赋能课堂教学的全新样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学校通过“院士进校园”“全国著名高校科技先修课”等项目打通基础教育与高等学府壁垒,实现“双高融合”。目前,学校与20余所顶尖高校共建“优质生源基地”,每年输送大批学子进入北大、清华等名校。通讯员 糜梦逸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徐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