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京晨报
晨报讯(通讯员 宁溧屏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黄燕)走进溧水区东屏街道徐溪社区北角的“共享菜园”,青翠菜畦整齐排列,紫红茄子、嫩绿黄瓜缀满藤架,老人们提着竹篮采收新鲜蔬菜的场景,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谁能想到,一年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堆满杂物的废弃荒地。这场蝶变,正是东屏街道以民主协商议事破解民生难题的生动实践。
徐溪社区屏溪佳苑是东屏街道最大的安置小区,1350余户居民入住后,“洗脚上楼”的农民面临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部分居民闲不住,四处开荒毁绿种菜;有的则无所事事,难以适应城镇生活。75岁的居民张玉顺坦言:“以前像打游击一样找地种菜,遇到拆迁就白费功夫。”
去年夏天,社区红石榴志愿者在巡查中发现居民的种菜需求,社区党总支迅速行动,依托协商议事平台广纳民意。为解决“无处种菜”的难题,徐溪社区与产业集团积极沟通,在流转的双泥塘地块平整复垦出200亩土地,规划建设专属“小菜园”。
在协商过程中,居民们的顾虑不断涌现:种菜会招蚊虫、公共用地能否私人使用、施肥产生异味、日常维护影响休息等。社区党总支创新“1+3+N”协商机制,以党组织为引领,联动业委会、物业、共建单位三方,组织居民代表、统战人士等多方参与,通过多次专题协商会,从土地分配到基础设施建设,每一个环节都充分尊重居民意愿。
在分配方式上,社区没有“一刀切”,而是优先将土地以每年100元/分的价格租赁给有需求的农户。2024年10月,“屏溪小菜园”正式落成,150户居民成为“菜园主”。张玉顺每天都要在菜园忙活两三个小时,看着满园的茄子、辣椒等时令蔬菜,他高兴地说:“够一家人吃了!”居民高文兰也感慨,小菜园让生活充实了许多。
这片由民主协商“种”出的共享菜园,不仅满足了居民的种植需求,更滋养了社区共同体精神。未来,东屏街道将持续发挥“有事好商量”平台作用,以更多务实举措提升群众幸福感,书写基层治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