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邯郸晚报
近日,由邯郸市教育局主办的“邯郸市第四届中小学劳动技能大赛”落下帷幕。邯郸市第五中学孙灏楠老师带领李曜同、李翔宇、张彤三位同学在大赛中斩获高中组木工项目一等奖、面点项目二等奖两项佳绩。这场融合传统匠艺与现代创新的劳动实践,不仅彰显了市五中学子“手中有技、心中有美”的综合素养,更以生动的育人成果诠释了市五中“五育融合”育人体系的深度实践,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写下鲜活注脚。
面对“简易木制花架”“混合组包饺子”两项全新赛制挑战,学校迅速构建“双线培养”模式。教育处专项筹备组科学规划训练体系,既在校内开辟木艺工坊精研传统榫卯工艺,又通过校企合作引入专业技师指导。孙灏楠老师带领学生从图纸设计到结构优化完成12稿迭代,校外实践基地的能工巧匠们则用“沉浸式课堂”传授现代工艺精髓,这种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教学创新,让劳动教育焕发时代新韵。
3月27日复兴区赛场,五中木工团队的榫卯花架四周手绘梅兰竹菊,侧面点缀丁香花图案,在承重的同时兼具传统美学,获评“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结合”;面点组以紫薯紫、南瓜黄面皮捏制饺子,在瓷盘上拼出牡丹花造型,芹菜叶作花枝、胡萝卜点缀,以“色形兼备”的劳动美学征服评委。两项突围印证了学校“以赛促教”的培养成效。
晋级市级决赛后,学校启动“三维提升计划”:木工组开展“千榫百卯”精准特训,面点组构建“家校社”联动平台。家长化身“家庭教练”指导假期特训,复兴区教体局搭建校际交流平台,户村中心校、经开区一小、复兴区三中等兄弟学校开放实训基地联合训练。这种打破围墙的教育生态,让学生在真实劳动场景中锤炼技艺,4月25日决赛现场,五中学子以沉稳心态从容应对,木工组精准打磨每处榫卯结构,面点组默契配合把控制作节奏,凭借稳定发挥再次折桂。
本次赛事佳绩是邯郸市第五中学“大劳动教育”体系的成果缩影。近年来,学校教育处以“劳动+”课程融合为核心,打造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育人模式:太空种子种植基地中,学生学习航天育种知识,亲手培育“太空茄子”“太空辣椒”等作物,把生物课堂知识延伸到亲自动手实践;扎染社团里,学生在靛蓝浸染中感受非遗魅力,将美术与手工融合。这些劳动实践课程,串联起木艺、面点、种植、扎染等多个领域,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五中的劳动教育既注重传统技艺传承,又强调创新实践,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核心素养 。
载誉而归不是终点,而是新篇的序曲。邯郸市第五中学将继续深化劳动教育内涵,以匠心致初心,用双手创未来,让劳动教育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坚实阶梯,为培育新时代大国工匠贡献教育智慧。
张艳 孙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