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药王孙思邈的故乡耀州区孙塬镇,陕西药王故里艾业有限公司正蓬勃发展,该公司在艾草产业全链条的探索,为传统中医药产业注入了新活力,从一根艾草到全产业链,该公司通过技术规范、科技创新、文化赋能,不仅激活了地方经济,更让千年药王文化焕发时代生机。
全链条筑基:从种植到加工的产业深耕
近年来,孙塬镇以打造“中医药文化小镇”为目标,按照“引进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兴起一方经济”的思路,全力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于2017年引进秦艾产业集团下的陕西药王故里艾业有限公司,发展秦艾产业。
2023年,陕西药王故里艾业有限公司秦艾产业孵化园投产运营,形成了种植、加工、研发、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体系。该公司的秦艾人工种植基地始于2017年,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落地于孙塬镇贺家咀村,目前已发展至全省。
“公司借助其他省市成功经验,依托药王孙思邈发展艾业,在全省种植艾草8600亩,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种植艾草2万多亩。为推动铜川艾业规范化发展,公司去年与市农业农村局共同制定了《艾草栽培技术规范》,普及标准化种植技术,倡导农户标准化种植艾草,实现了艾草种植、收割、打捆、检测、仓储等的全程机械化,推动艾业向体系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公司将继续加大三产融合发展,延链、补链、强链,积极为建设中医药文化小镇贡献力量,推动全市文旅康养产业发展。”陕西药王故里艾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艳芳告诉记者。
艾草质量有了保障,加工成的产品自然受市场青睐。秦艾产业孵化园专业提供艾制品深加工、灸疗器械生产、中医技能培训、灸疗服务推广、旅游科普宣传、科创企业孵化等服务,下辖3个加工站、1个深加工厂和1个运营中心。该项目主要建设有10万级净化生产车间、培训大楼、研发及检验中心、科普示范展厅等配套设施,建成养生茶车间、贴剂膏剂生产车间、灸疗器械生产车间,配套5条新型智能化生产线。该项目年产艾草制品可达800多万件,灸疗器械3000多台(套),年培训就业人员1000多人次,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多维度拓展:销售与产品的市场突围
5月7日,记者来到位于新区的孙思邈老年康复医院理疗室,看到医生正在操作秦艾透灸仪为患者做理疗,患者则舒适地趴在床上休息。
“我院2023年引进了几台秦艾透灸仪,这个设备相对传统灸疗效果更明显,操作简单,患者反馈使用起来方便、舒适。透灸仪与针灸的配合,有效增强了疗效。”孙思邈老年康复医院院长杨森告诉记者。“我院年接诊量2万余人次,透灸仪的使用率能达到60%。结合诊疗情况与我院的实际,后期会考虑采购大量相关设备。”
自陕西药王故里艾业有限公司成立以来,便专注艾草制品的研发与生产,目前该公司拥有6大类70余款艾草产品的生产能力,包括秦艾灸材、灸具、家纺、日化、足浴、保健套装等,自主研发的透灸仪、透灸床等产品深受市场欢迎,目前已销售1000余台。
2019年,秦艾种植基地被陕西省六部委联合认定为“定制药园”企业;2020年被认定为铜川市中医药文旅示范基地;2023年通过陕西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认定。基地与北京同仁堂、终南本草等国内知名中医药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2023年,陕西药王故里艾业有限公司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铜川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24年被陕西省养生协会孙思邈养生专业委员会授予养生产业实践基地……一项项荣誉见证着企业的奋斗历程,陕西药王故里艾业有限公司正在发展中茁壮成长。
全要素协同:艾业发展需多方合力
我市依托“药王故里”底蕴,以艾业推动乡村振兴,但艾业发展仍面临产业链条短、供需不匹配、文旅融合浅、人才储备不足、耕地矛盾凸显等多重制约,需全要素协同,多方合力发展艾业。
政府统筹规划强化产业支撑。借助铜川文化资源、药王特色品牌、医养资源等优势,推动艾业纳入市级重点产业链,全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小镇。通过制定标准、政策扶持助力我市艾业规范发展,推动艾企研发、创新。为艾企和医疗机构牵线搭桥,鼓励我市医疗机构在采购时优先考虑本地符合要求的优质艾草产品,降低双方成本的同时推动本地艾企发展。
艾企调结构获资质觅合作机遇。截至2024年底,我市已建成221个孙思邈中医堂,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的全面覆盖。孙思邈中医堂具有数量多、辐射范围广等特点,在运营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艾草相关产品,我市艾企可加强与孙思邈中医堂负责部门的联系,取得生产相关资质,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生产中医堂需要的艾草产品,为其稳定供货。
艾业康养文旅场景创新提价值。我市现有的康养项目多为工厂参观等基础体验,缺乏沉浸式消费场景。我市可将艾草种植基地、加工企业、艾灸养生馆等串联起来,开发“艾香之旅”等主题旅游线路。创建艾草主题沉浸式体验馆,展示艾草文化历史、种植加工过程、艾灸疗法等。打造艾文化展示与体验中心,通过数字化形式,让游客了解艾产业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
人才培育为艾文化传承增活力。铜川市艾草产业协会的成立实现了艾企业的抱团发展,同时,协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承担起艾文化传承的责任。艾业龙头企业要扛起社会责任,加强相关人才培训、培育,让更多人了解艾文化,爱上艾文化,传承艾文化。
保耕地探寻艾草种植好模式。耕地红线不能碰。在艾草种植方面,学习其他省市成功种植经验的同时,探索“艾草+其他中药材”套种模式,光伏板下种植艾草模式,生态循环种养殖模式等,毫不动摇严守耕地红线。
铜川艾业的转型升级,需以标准立品质、以创新拓市场、以融合延链条。当文化基因与现代产业深度咬合,“草根经济”方能蜕变为乡村振兴的“黄金产业”。
知识链接:如何分辨什么样的艾是好艾?
陕西药王故里艾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艳芳向记者分享了优质艾的辨别方法:
颜色与质地。陈艾色泽土黄或褐黄,新艾青绿。优质艾绒细腻柔软,杂质少,搓揉后成团不散。劣质艾绒颜色偏青或暗沉,含碎梗、杂质,手感粗糙。
气味与燃烧。好艾叶散发清香气味,燃烧时烟色淡白、气味温和,不呛鼻。劣质艾烟浓黑刺鼻,燃烧快且火力过猛。燃烧后灰烬呈灰白色、细腻紧实者为佳。
年份与产地。陈艾药效更佳,以3至5年为宜。可选择叶片厚、挥发油含量高的艾,需警惕虚假标注。实际选购时,不必过度追求“黄金绒”,纯度适中(如15:1至30:1)的艾绒性价比更高。
避免颜色过于鲜黄或价格过低的艾制品;捏压艾条时紧实不易变形,卷纸为天然棉麻者为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