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湖北麻城北站候车大厅里,一名男乘客发生心脏骤停,倒地不起。一名身着白色上衣、深色裤子的男士正在为其做心肺复苏。此时,男乘客已意识昏迷,情况十分紧急。
这惊心动魄的一幕,让许多人捏了一把汗。为乘客实施心肺复苏的白衣男士,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刘俊,当时他刚刚参加完一个学术会议,正在候车大厅等待检票。
“当时是9时15分左右,我和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王希成主任等人正在候车,一名55岁左右体型肥胖的男子从我们旁边不远处经过,突然后仰,倒地不起,我和王医生立即冲了过去。”11日下午,刘俊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讲述了当时的情形——
刘俊和王希成上前查看时,男子已出现意识昏迷,呼吸、心跳停止,触摸颈动脉无搏动、牙关紧锁,口唇紫绀、舌根后坠等症状,情况十分危急。刘俊立即为其开展心肺复苏,王希成在旁边协助。与此同时,麻城北站警务人员迅速呼叫了120急救中心,并维持现场秩序,为救援工作创造条件。
“在抢救时我们发现,这名患者体型较胖,舌根后坠较为严重,堵塞了呼吸道。”刘俊表示,因为现场条件限制,他立即将手指插进患者口腔部位打开了气道。在此过程中,他的手指被咬出了血,他却仍一直坚持抢救,直到车站乘务人员拿来了AED,刘俊和王希成都一直坚守在患者身边开展救治。在这场与死神赛跑的较量中,来自广东的刘俊和王希成用专业急救技能和决不放弃的坚定信念,为患者争取到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9时30分许,当地120急救车赶到现场,刘俊、王希成与120急救人员做好患者病情交接后,才放心离开。此时,离他们所乘的高铁列车检票截止时间已不足半分钟!
“当时就是本能反应,任何一个医护人员在那个时候都会上前救治!”刘俊说,心脏停止跳动的最佳抢救时间是4分钟之内,也是平时人们常说的“黄金4分钟”,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救助,生命就会受到极大威胁,“我就是做了一个医生应该做的事。”刘俊表示,该患者目前还在当地医院接受救治。
刘俊告诉记者,此次救治的患者体型肥胖,舌根后坠较为严重,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可能性较大。“希望大家能够重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其容易导致许多健康风险。它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平时说的睡觉打鼾、憋醒,如果存在肥胖、晚上打鼾、憋醒,白天嗜睡等情况,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睡眠门诊接受治疗。”刘俊说。
据了解,刘俊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2001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08年来到广州工作,如今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2017年,他作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援藏医疗队成员支援波密县人民医院。新冠疫情发生后,刘俊第一时间冲到最前线,先后承担了荆州和广州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曾荣获广东省青年五四奖章、广东好人、广州好人等多项荣誉。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丰西西
编辑:郑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