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建龙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总结党的历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和实践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也是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两个结合”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品质,体现了真理抽象性和具体性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坚持真理与发展真理的统一、理论自信与理论自觉的统一。
“两个结合”体现了真理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作为一种被实践检验了的真理,马克思主义具有抽象性和具体性相统一的特性。毛泽东同志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体现抽象性和具体性相统一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途径。毛泽东同志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两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抽象化身为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体现了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两个结合”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体现在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统一之中。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实践出真知,离开了实践,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成了自说自话的空洞说教。
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把理论与我们的工作实际相结合,理论认识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这就是毛泽东同志所强调的“有的放矢”。具体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性,就是通过“两个结合”得以实现的。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反对教条主义,强调一切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由此开辟出中国革命新道路;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反对照抄照搬、思想僵化,强调从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由此开辟出中国建设新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实践观点,逢山开路、遇河架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两个结合”体现了真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任何现实的事物都是特殊性和普遍性、个性和共性的有机统一。事物的普遍性即共性,特殊性即个性。共性寓于个性当中,个性中包含着共性,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也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虽然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国情的差异,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的实现形式并非千篇一律。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但是中国和俄国、中国和苏联的国情有很大不同,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还要解决好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怎样处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关系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怎样推动马克思主义新发展等基本问题,即走出一条紧跟时代潮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民族特色的道路。这种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正是通过“两个结合”而得以实现的。历史证明,通过“结合”实现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党的事业就能兴旺发达;搞经验主义、搞教条主义无视中国实际,普遍性和特殊性不能实现有效统一,党的事业就会遭遇挫折。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国的发展也彰显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彰显“天下为公”和“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的基础。
“两个结合”体现了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的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如果没有发展,就脱离了时代和实践要求,生机就会停止,不能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也就谈不上坚持。因此,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的同时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了三次“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的重大理论成果,凝结着我们党坚持真理、发展真理的科学态度和理论智慧,承载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党的百年历史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越来越紧密、越来越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种坚持、发展和融合正是通过“两个结合”来实现的。
“两个结合”体现了理论自信与理论自觉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两个结合”体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和发展马克思的理论自觉的高度统一。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创新理论成果,带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迈进,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成就也面临很多新的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不断研究新问题,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辐射力和实践创造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不走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自觉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体现了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觉。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一篇:省田径锦标赛开赛
下一篇:山东莱西城乡联建激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