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龙
建构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话语体系,本质上是对我们党关于治疆理念、思想、政策、措施的话语凝练和话语表达,是对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进行话语转换与表达的系统工程,要坚持问题导向,增强话语的针对性;坚持人民立场,体现话语的人民性;坚持中国立场的国际表达,提升话语的影响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对治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建构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话语体系,本质上是对我们党关于治疆理念、思想、政策、措施的话语凝练和话语表达,是对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进行话语转换与表达的系统工程。这一过程既要遵循边疆治理话语体系建构的普遍规律与原则,又需立足新疆实际,紧扣新疆地域特征、民族特色与发展需求,从而形成具有鲜明地域辨识度、时代引领性的边疆治理的话语表达范式,实现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理论阐释与实践传播层面的有机统一。具体而言,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话语体系建构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增强话语的针对性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理论创新的起点,也是建构话语体系的逻辑起点。任何话语并不是“随意勾勒”,而是有着鲜明的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聚焦新疆社会发展稳定面临的难点、焦点、痛点、堵点等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建构和话语表达,进而增强话语的现实解释力和实践指导力。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话语体系建构必须紧扣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作为新时代新疆工作的核心导向,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不仅是党中央着眼国家战略全局作出的重大部署,更是承载着新疆各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是维护边疆繁荣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根本所在。在建构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话语体系进程中,需以新疆工作总目标为锚点,系统阐释维护社会稳定、坚决反对民族分裂、持续促进民族团结的战略意义与现实紧迫性;同时,从法治保障、民生改善、文化认同等多维度出发,深入剖析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的实践路径与创新方法,推动党的治疆理论在基层实践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话语体系建构需回应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新疆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热点难点问题,如经济结构调整、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就业创业、教育医疗等,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话语体系建构要直面这些问题,积极回应各族群众关切。一方面,要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阐释党和政府为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另一方面,要及时展示问题解决的进展和成效,增强各族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信心。比如,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要说明新疆如何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建构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话语体系建构要解答国际社会对新疆事务的关切和质疑。近年来,一些西方反华势力出于政治目的,在新疆问题上编造谎言、制造谣言,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和抹黑攻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话语体系建构要积极开展对外话语传播,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有力批驳西方反华势力的不实言论、有害言论,解答国际社会对新疆事务的关切和质疑。通过话语的传播让国际社会了解新疆的真实面貌,认清西方反华势力的险恶用心。戳破他们妄图破坏中国共产党带领新疆各族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政治谎言。
坚持人民立场,体现话语的人民性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话语体系建构必须坚持人民立场,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新疆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党的治疆方略话语的人民性。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话语体系建构需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政治话语大众化传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通俗易懂,易于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如果政治话语仅有“理论高度”而缺少“情感温度”,单纯的理论话语势必会陷入“说了传不开”或是“传开难接受”的传播困境。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话语体系建构要避免使用过于晦涩难懂的学术语言和官腔官调,采用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表达。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话语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可以使用一些民间俗语、谚语、歇后语等,使话语更具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比如,在宣传民族团结时,可以用“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来形象地比喻各民族之间的紧密关系,既通俗易懂又富有感染力。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话语体系建构需反映新疆各族人民的心声和愿望。新疆各族人民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落地生根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治疆实践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话语体系建构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各族人民的所思所想所盼,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反映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比如,在讲述新疆的发展成就时,可以从普通百姓的生活变化入手,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展现新疆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等方面给各族人民带来的实惠,让各族人民在话语表达中找到共鸣,增强对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话语体系建构需维护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各项政策措施都是为了维护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话语体系建构要突出这一价值取向,阐释好党和政府在促进民族团结、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推动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让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是符合他们根本利益的好方略。例如,在阐述民族团结政策时,要强调各民族一律平等,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任何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都是对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损害,引导各族人民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坚持中国立场的国际表达,提升话语的影响力
在全球化背景下,新疆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话语体系建构要坚持中国立场、树立国际视野,运用国际表达,把握好对外宣传的时、度、效,提升话语的国际影响力,在国际舆论场中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话语体系建构需遵循国际传播规律。国际传播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话语体系建构要遵循这些规律,采用国际通用的传播方式和手段,提高话语传播的感染力和认同度。例如,在传播内容上,要注重选择具有国际关注度和吸引力的话题,如新疆的人权保障、民族宗教政策、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等,以生动的案例、翔实的数据和客观的事实进行阐述;在传播渠道上,要充分利用国际主流媒体、社交媒体平台等多种渠道,扩大话语传播的覆盖面;在传播语言上,要使用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国际语言,避免使用生僻词汇和政治术语,以此来增强话语的亲和力和可接受性。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话语体系建构需运用国际话语表达方式。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话语习惯,主动对标国际话语表达范式,深度契合国外受众的认知逻辑与表达习惯。通过创新话语转换机制,讲他们听得懂的叙事语言,防止概念化、程式化,避免对内报道简单对外转化。比如,在讲述新疆的民族宗教政策时,可以引用《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等国际人权文书中的相关条款,让国际社会更全面、客观、准确地理解中国治疆实践的正义性、人民性和发展性,推动中国治疆理念在国际话语场域中形成广泛共鸣。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话语体系建构需积极参与国际舆论斗争。面对西方反华势力在新疆问题上的造谣抹黑,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话语体系建构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舆论斗争,及时发声、有力回击。要加强对国际舆论动态的监测和分析,准确把握西方反华势力的舆论攻击策略和手段,有针对性地进行驳斥和澄清。同时,要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际友好人士、国际组织等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国际舆论斗争的合力,让真实的新疆展现在世界面前。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一篇:中北镇华亭佳园供水管网改造有望
下一篇:第二十七届北京科博会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