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改革报
□ 本报记者王春华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中国营商环境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按照企业从设立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展示2024年全国层面营商环境各领域进展成效。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和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进一步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厚植投资兴业沃土
《报告》分为5个部分,其中,“进入市场”部分主要介绍破除市场准入壁垒以及提升企业登记注册、不动产登记等方面情况。《报告》指出,我国加快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持续扩大经营主体投资范围,并围绕企业进入市场所需的登记注册、获取经营场所、接入电水网等基本条件,再造办事流程、推进信息共享,使企业进入市场的制度性成本更低、时间更快、服务更优。
“要素保障”部分主要介绍保障经营主体获取资金、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情况。《报告》显示,我国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最完备产业体系的独特优势,强化资金、劳动、技术、数据等要素保障,丰富要素供给方式,畅通要素流动渠道,着力破除制约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帮助各类经营主体降本增效。
“经营环境”部分主要介绍深化公平竞争治理、完善招标采购机制等方面情况。我国深入实施公平竞争政策,持续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提升纳税、电子支付、通关等服务质效。
“纠纷化解”部分主要介绍完善诉讼服务体系、健全多元解纷机制等方面情况。“企业退出”部分重点介绍健全企业破产机制、优化企业注销登记流程等方面情况。
《报告》显示,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我国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进入市场、要素保障、经营环境、纠纷化解、企业退出等方面相继作出一系列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制度安排,打出一套保障公平竞争、回应企业关切的政策组合拳,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厚植投资兴业沃土。
《报告》呈现四方面亮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营商环境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吴小雁分析认为,《报告》注重回应经营主体关切,聚焦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改革,总体看有以下四方面亮点,可以概括为四个“突出”。
一是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突出改革导向。通过深化改革打通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是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报告》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介绍了各有关部门发挥优化营商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实施的一系列宏观政策和微观举措。例如,围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介绍了有关部门在促进技术要素转化、释放数据要素潜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举措。
二是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突出效能提升。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报告》介绍了有关部门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合力攻坚的各种努力。例如,在进入市场环节,介绍了通过流程再造和数据共享,推动实现开办餐饮店、开办运输企业等“一件事”集成办理,大幅提高企业开办便利度的情况。
三是以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为主线,突出企业有感有得。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感受最为直观。《报告》将企业满意度、获得感作为检验营商环境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按照企业从设立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从进入市场、要素保障、经营环境、纠纷化解、企业退出等5个方面,阐述了2024年各领域政策举措及惠企利企实效。
四是以“制度—执行—效果”为逻辑,突出落地见效。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举措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政策的具体执行和落实落地。《报告》对每个具体领域按照“制度—执行—效果”的逻辑介绍进展成效,直观、系统地介绍从政策文件出台到落地的全过程。为更好体现政策效果,《报告》展示了一批地方创新实践案例,使用了超200项结果性数据,以具体、鲜活的方式呈现营商环境改革成效。
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报告》进行了全面、准确的报告,客观反映了我国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显著成绩。”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教授赵鹏表示。
赵鹏分析说,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优化营商环境,首先需要在企业制度、产权保障、交易规则、市场准入、政府权力规范等方面形成一套完备的法律制度安排。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与营商环境有关的立法工作,成功编纂民法典,为各类经营活动提供了基本遵循,形成了各种经营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法律框架;制定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对外商投资的准入、促进、保护、管理等作出与时俱进的规定,明确了我国对外开放、促进外商投资的基本国策和大政方针,构建了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努力打造内外资公平竞争的制度框架;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通过政策指引、措施整合、监督控制等方法来推动与营商环境有关的规则优化,塑造重视营商环境建设的社会共识。2024年,在这些立法的基础上,我国进一步健全市场制度规则,不断夯实优化营商环境的法律基础。
赵鹏说,优化企业登记注册、不动产登记等规则,不断提升便利化程度。在实施公司法、不动产登记相关法律的过程中,有关部门不断优化具体规则设计,推动并联办理企业登记注册所需环节,加快推进不动产登记全业务类型的网上办理。这些举措,优化了经营主体登记制度、产权确认与保护制度,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
他举例说,当下,数据已经成为经济持续创新的核心驱动要素之一,对于提升经营活动的效率意义重大。我国积极探索数据流通利用等新兴领域的规则。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探索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则,试验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推动公共数据资源价值的释放,增强经营主体对公共数据资源的可及性;实施《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完善数据跨境流动规则,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数据跨境流动的便利性,更好地支撑贸易的便利化,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