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中国音乐剧正在飞速发展阶段,所以我想来中国发展,成为一名音乐剧演员。”来自韩国的金正玄,5月10日站上“演艺大世界——2025上海国际音乐剧节”音乐剧歌唱大赛公演舞台,演唱了音乐剧《悲惨世界》选段,唱功和表演都让人眼前一亮。20强选手中还有来自菲律宾的雷爱礼,和金正玄一样,她也正在学习中文,希望未来能留在中国发展。
创办于2019年的音乐剧歌唱大赛,见证了许多人的音乐剧梦想。他们中有知名音乐学院音乐剧专业的学生,也有驻唱歌手、老师、针灸医生、西点师、客户经理等等。张玮伦、陈玉婷、胥子含等历届选手通过这个舞台,叩开一扇大门,成为职业音乐剧演员。今年的音乐剧歌唱大赛共收到728份报名,年龄从16岁到58岁,其中外籍和港澳台选手有12位。经过初赛和复赛,20强选手已诞生,5月24日将登上决赛舞台。
24岁的韩国选手金正玄
菲律宾选手雷爱礼
公演的观众席中,坐着不少音乐剧导演、制作人,寻找着未来的音乐剧新星。上海文化广场艺术教育部经理郑天然说:“首届音乐剧歌唱大赛举办时,只是为了给一帮热爱音乐剧的人一个展示的平台,同时让更多观众通过这场比赛了解音乐剧。渐渐地,越来越多参赛者梦想在这里被看见,甚至得到第一个音乐剧角色。”今年,让郑天然意外的是,外国选手多了,比赛变得更加国际化,这和中国音乐剧市场的不断发展有关。
金正玄在韩国读书的时候,就有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向他推荐了上海的音乐剧歌唱大赛。今年2月他来到上海,3月起在上海戏剧学院学习中文。在音乐剧歌唱大赛过关斩将,金正玄觉得,收获最大的是一场场“大师班”。上海文化广场邀请了荷兰音乐剧演员玛雅·哈克福特、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王作欣等,为20强选手进行一对一的细致指导。“从声乐、表演到情绪传递,都有很大收获,也结识了许多中国音乐剧人。”金正玄说。
化妆间里,选手们为公演做最后的准备
选手们在候场
作为一个外国人,想在中国成为一位音乐剧演员,雷爱礼和金正玄一样,都需要一块“敲门砖”。雷爱礼正在四川音乐学院念音乐剧专业,同时学习中文。为了参加音乐剧歌唱大赛,她已经从成都往返上海五次。“这个舞台给我一个机会,和中国音乐剧圈发生真实的连接。”在公演舞台上,她演唱了音乐剧《歌舞线上》选段《Nothing》。“这首歌唱出了我的心路历程,从零开始,从无到有,朝着音乐剧梦想努力。”
第三次参赛,成功瘦身90斤的洪培文
第二次参赛的崔嘉恩
除了海外选手,今年的音乐剧歌唱大赛还吸引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22岁的洪培文来自武汉音乐学院,今年大四的他,已是连续第三年参加这一比赛。他成功瘦身90斤,从外形到唱歌,每年都在蜕变,今年他演唱了《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另一个我》。“这是一首戏剧性很强的作品,今天在舞台上太过瘾了!”洪培文说,“连续来参赛,因为这是国内非常权威的音乐剧比赛,我也目睹了历年进入决赛的选手们,一个个成为音乐剧舞台上的新星,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实现我的音乐剧梦想。”洪培文的好友崔嘉恩今年是第二年参赛,她来自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比赛给了我们一个被看见的机会,希望有一天能登上音乐剧的舞台。”
两个组团参赛的朋友
17岁的吴简妮在读高二
17岁的吴简妮是一位高二学生,经常来上海文化广场看音乐剧。参加音乐剧歌唱大赛,在公演的舞台上演唱,让她体会了从观众到演员的身份转变。“在化妆间里跟姐姐们聊天,太亲切了,所有的话题大家都可以同频共振,我们都是因为对音乐剧的热爱聚集在一起。”带吴简妮来上海参赛的妈妈说:“不管以后她能不能成为音乐剧演员,能在这样的舞台绽放,能保持热爱和追逐梦想的勇气,这就够了。”
原标题:《沪上音乐剧歌唱大赛,外国选手为何越来越多?》
栏目主编:施晨露 图片来源:董天晔 摄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吴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