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几个月前,《迷幻》作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跨年新戏首演,对角色关系抽丝剥茧的追寻、对人性灰色地带的深入剖解,让这部作品一亮相便很受关注。5月9日晚,《迷幻》第二次登台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曹禺剧场,再度呈现一间房、两个人的独特叙事以及简约的舞台表象下复杂的哲思追问。
《迷幻》剧照。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非摄《迷幻》是法国作家施米特于1996年发表的作品,由徐昂执导,冯远征、闫楠联袂主演。故事始于自称记者的拉尔桑的突然造访,他闯进独居孤岛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诺克家中,围绕诺克新书中的神秘女性,两人展开了一场你来我往的极限碰撞:“她”到底是真实存在的爱人,还是虚构的文学幻影?
虽然《迷幻》是一部重在探幽心理隐秘的作品,但主创团队没有刻意营造悬疑感,“那样反而会削弱本身的戏剧力量。”徐昂说。比起单纯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迷幻》把探讨引向了更深远的层面。首轮演出中,冯远征饰演的诺克与闫楠饰演的拉尔桑交锋不断,这是两个各怀心事、在一次次打碎重组中逐渐靠近的角色。冯远征坦言,诺克的表演难度很大,表演尺度和方式都与近些年的习惯不太一样,是他对舒适圈的一次突破。作为特邀演员的闫楠也经历了一次蜕变,拉尔桑身上同时承载着两个角色的影子,当下的他到底是谁,是闫楠必须提前解开的谜题,“我必须先弄清楚,才能演清楚,但演戏不同于数学,精准的同时,也需要保留某些‘不清楚’。”如何拿捏“清楚”的分寸,是闫楠在诠释拉尔桑时的看点。
《迷幻》剧照。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非摄在两位男演员撑起全场的《迷幻》上演的同一天,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人艺小剧场里,人艺舞台上首部只有两位女性角色的“对子戏”《晚安,妈妈》迎来第三轮演出。《晚安,妈妈》是美国剧作家玛莎·诺曼的经典之作,由唐烨、龚丽君共同执导,张培、孙翌琳主演,2023年在人艺小剧场首演。通过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女的争执,《晚安,妈妈》对生命、自由、尊严的讨论最终走向了令人叹惋的结局。
《晚安,妈妈》剧照。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非摄前两轮的演出中,分别饰演母亲、女儿的张培和孙翌琳的表演细腻而真实,几乎收获了清一色的好评。“每一次重排,我们都会觉得很有挑战。”两位演员说。龚丽君很心疼她们在这部作品中投入的情绪,剧中两个角色对演员有着肉眼可见的巨大消耗,“但她们对自己的要求极高,不是简单对对词、重复原有调度,而是完全以排演新戏的标准在打磨。也正是因为对剧本有着深入的理解,她们已经进入了完全释放自我的空间。”
据悉,《迷幻》《晚安,妈妈》将分别上演至5月20日和5月26日。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