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5月9日讯(记者 李迪)今年以来,惠升基金、华润元大基金、民生加银基金等多家公募都引入了外部人才担任高管职务。
从公司角度看,在行业增长降温的大背景下,公募基金希望通过引入外部人才来提升发展活力,补齐业务短板。从高管角度看,近几年涌现的部分绩优基金经理也希望通过跳槽来实现从投资岗位到管理岗位的转型,这也推动了“公募引入外部人才担任高管”现象的增多。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募引入外部人才担任高管的案例中,高管降职跳槽现象也时有发生。部分中小公募的总经理,会选择跳槽到大型公募担任分管某一业务的领导。
多家公募引入外部人才担任高管
记者梳理巨潮资讯网公告后发现,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公募从外部引入人才担任高管。
近日,宏利基金前总经理、CIO高贵鑫加入天弘基金。高贵鑫未来将担任总经理助理职务,此外还有消息显示,高贵鑫将分管券商及创新业务发展部、养老金投资部,兼任养老金投资部总经理。近两年,天弘基金已从外部引入高阳、聂挺进等高管人才。
汇泉基金也于近日迎来鹏扬基金前总经理助理、首席经济学家陈洪斌的加盟。据悉,陈洪斌将在履行相关流程后担任汇泉基金总经理。
此外,今年4月18日,徐博正式担任惠升基金副总经理职务。徐博此前曾于汇添富基金任职,在FOF产品管理方面拥有丰富经验。
今年3月,华润元大基金也迎来新总经理黄震。此前,黄震从2019年8月起出任国联基金总经理,2023年12月离职。同一月,申万菱信基金公告贾成东担任公司副总经理。贾成东此前曾任职于国泰基金、招商基金,2024年12月加入申万菱信基金。
今年2月,刘欣加入民生加银基金,目前担任民生加银基金的总经理助理,还兼任资产配置部总监、基金经理。刘欣也是民生加银基金从外部引入的高管人才。此前,刘欣于2011年7月至2024年7月在宏利基金任职,于2024年8月至2025年2月在新嘉财富证券任职。
引入外部高管现象为何增多?
与外部引入不同,许多公募的高管是通过内部晋升或由股东方委派等方式产生的。然而,近期外部引入高管的现象逐渐增多。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时,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有以下两大原因。
第一,部分公募为谋求发展活力或补上业务短板,选择引入外部人才。
以汇泉基金为例,通过引入在绝对收益投资方面经验丰富的陈洪斌,汇泉基金有望补上在固收投资和绝对收益投资方面的短板。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许多中小型公募的人员有限且平台实力有限,往往只能在权益或固收中的某一个领域表现突出,能实现权益、固收均突出的中小公募非常少。而投研发展需要长期积累,若要从头培养,难度高、时间长且未必能成功。对中小公募来说,若想谋求补足某一领域的短板,挖负责投研的高管领导是更快捷的选择。”
第二,近几年虽然市场震荡,但也有多位业绩稳定的绩优基金经理脱颖而出。这些基金经理中,一部分希望从投资岗位转向管理岗位,但往往在公司内部难以顺利实现这一转变,因此选择跳槽来达成目标。这也促使公募基金公司引入外部高管的现象逐渐增多。
一大型公募人士对自己表示,“在大公募中,晋升体系往往更复杂,且人才众多,即使是绩优基金经理,如果不能达到管理规模很高的水平,也未必能顺利实现晋升管理岗的想法。而如果跳槽到其他公募,转入管理岗的可能性就更高了。且进入中小公募当高管之后,绩优基金经理在投资方面受到的限制也会相对较少,自己对于投研的一些想法也更好落地,因而这种职业发展路径也成为了部分基金经理的选择。”
降职跳槽现象时有发生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引入外部高管人才的情形中,公募高管降职跳槽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以高贵鑫为例,他此前曾在宏利基金担任总经理,加入天弘基金后则拟任总经理助理职务。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公募行业的整体增速与此前相比有所下降,因而各公司对高管人才的招聘需求也有所降温。在这种大环境下,降职跳槽也是正常现象。
还有一资深公募人士对记者表示,“公募从业者的职业选择,不能仅凭职级这一个维度判断。对于中小公募的高管来说,如果能跳槽到大平台,业务机会可能会更多,有希望迎来更多职业发展机遇。如果能在大公司中继续内部晋升,对自己的履历也有更多帮助。”
此外,降职跳槽的高管通常具备更加丰富的业务经验和更加宏观的业务视角。他们有望凭借过往在不同业务环节积累的宝贵经验,在新岗位上实现经验的有机融合与灵活运用,这对公司业务发展也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