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攸克地产
一座城市的“向心力”,从来都不止于中心。
当我们讨论北京正在发生的城市迭新,往往容易将目光集中在那些规划刚刚落地的新生区域,却会忽略掉,在一些成熟的板块内,其实正在酝酿真正属于“城市内层”的迭代,而这一次,被点亮的,正是主城四环边的西红门。
这两年的西红门,的确很“红”。
无论是供应的节奏、竞争的热度还是板块自我迭代的速度,都主打一个“红透了北京南部的半边天”,也是当之无愧的红海区域,从之前已经成交的地块,到未来区域内还将入市的地块规模,有数据显示,板块内的房源供应量有望突破1.4万套。
巨量供应的一面,是西红门作为一个四环边成熟生活圈所应有的吸引力,但另一面,一定是激烈与残酷的竞争。这对于身处其中的每一个角力者来说,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突围者,必有智与谋。
此时的西红门,黄城根小学已经开学,北京四中已签约,地铁19号线站点落定,城市主路开通、商业补齐、街道界面逐步更新……这一切变化背后,离不开一个重要推动者——中建壹品和兴创投资的联合深耕。
2022年,他们先后落地御璟星城和元创大都会,从纯住宅到综合体,把一片沉寂的土地“点亮”;到了2024年末,御璟星城实现高品质交付,片区迎来第一次兑现的高潮。
而此刻登场的“元启”,是整个片区更新的“第二乐章”。再度联手,再战西红门,作为一个拥有1000+套的超级大盘来说,一边是区域内诸多项目的贴身肉搏,另一边是“好房子”政策下,新一轮产品力迭代所带来的冲击。
不破不立,正当此时。
壹
将所有的规划推翻重来,以“好房子”为设计主线来重新定义一个项目,这背后所需要辅助的时间成本、投入成本,其实是显而易见的。
别的不说,去年入市以来已经网签的一大批客户,就需要面临重新撤掉网签再签约的工作,冗杂的流程以及挨个客户的沟通,其实就需要耗费大量精力,但对于元启来说,将一个项目重塑为真正意义上的“好房子”,这些投入都是值得的。
对客户而言,这种迭代是显而易见的“福利”,相当于在购房成本不变的前提下,拥有了更多产品力的提升,这也使得元启在过去大半年的时间里,能够顺利将调整规划变更网签等工作顺利推进,这其实也能让行业看到,国资企业所坚守的使命与责任。
所以在去年,已经经历了一轮热销的元启,选择在“好房子”政策来临后,重新出发,调整规划,以全新的姿态站在起跑线上,如此魄力,也在刚刚结束的五一小长假,收获了正反馈。
五一期间(5.1-5.5),“变身后”的元启热销36套房源,日均到访量更是达到了150~200组,在节后第一时间,攸克君也去到项目现场,虽说已经是收假后的工作日,但依然有不少客户,热度可见一斑。
区域的价值,其实无须赘述,四环边的西红门,它也早已具备了承载更多改善客群居住需求的能力,咫尺之内的鸿坤广场、宜家、Costco、山姆会员店,已经织就了完整消费版图;北京小学大兴分校、八中、清华附中等优质教育资源环绕,成就“家门口”的成长路径。它不是某种“新兴热土”,而是一个正稳稳切换向“生活主场”的城市单元。
当“好房子”的政策浩浩荡荡的在北京铺展开来,元启,正是在这样一个“新旧叠合”的节点重新破土而出。
贰
比热度更重要的是完成度,比起一开始的惊艳,更应该是一种回望之后的“值得”。
当重塑规划,重新出发的元启,已经不再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住宅项目,它所谋求的,是一场对于主城生活方式的重新诠释。
所以,”好房子“究竟是什么?其实所有的答案,都写在空间里,藏在生活里。
全维升级后的元启,第一重革命就发生在阳台。
虽说阳台已经是“好房子”的标配,但在元启,它对于这一空间的理解,其实更贴近了如何定义“好房子”的精神内核。
在一个空间稀缺、审美内卷、需求分化的时代,定义“好房子”答案并不复杂,只需要重新回到居住者。
所以在元启的户型哲学中,阳台不是附属,更是生活的主场。
通过规划调整后,整个社区实现了奇偶错层的南北双阳台设计,且面积全部赠送。实际得房率也因此增加了近5%。
“变身”后的元启,南阳台联动客餐厅或主卧,让阳光和社交成为日常,北阳台承接洗衣晾晒的家务流线,搭配通高磨砂玻璃栏板与无高差铺装设计,不只是好看,还能将舒适与隐私保护同时满足。
但更重要的是,赠送的大阳台,也绝不仅仅只是“面积红利”那么简单。看似是多了几平方米,其实是多了几个小时更丰富的“生活时间”。在这里,阳台成为家庭与自然互动的“第三空间”,不仅仅是面积的增加,更是生活方式的拓展。种植花草、休憩观景、亲子游戏,阳台为日常生活注入更多情绪价值和自然气息。
当你可以感受到生活可以如此美好,这才是“好房子”真正意义上可以触达的价值。
叁
第二重革命,发生在元启的会所与园林之中。
其实从一开始,当一个原本并非豪宅的产品标配了会所,就足以让元启甩开很多同类产品几条街的距离,但这一次,重塑规划后的元启,更是将会所的配置又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将原有1000平方米扩容到了1800平方米,几乎是翻了一倍。
健身区、瑜伽房、书吧、儿童活动区、棋牌桌球…… 几乎能想到的会所功能一应俱全,更重要的是,配置了11×25米四道恒温泳池。把一个家庭一天24小时的需求全盘纳入。不需要东奔西跑,不需要额外付出生活成本,在元启,会所几乎可以成为一个完整生活的容器。
这种“配套即生活”的逻辑,描述的正是一种“住进来,就能生活”的确定性。
就说要在四环周边,想找到一个总价在五六百万、拥有全能会所且带恒温泳池的项目,恐怕绕着四环一圈,也只能回到元启,才能找到如此配置了。 不是因为没人想做,而是要做到这一步,成本、空间、品牌力都要同步到位。
不得不感慨,这样的一处会所,对元启来说,是产品力绝对的隐性封顶配置。
不仅如此,园林的部分,更像是隐藏惊喜。以吴冠中画作为灵感,打造六境主题空间:临瀑观山、溪上春樱、谷林逐梦……中轴对称景观、11米高飞瀑、600米慢跑道,视觉记忆与自然节奏并存。你不是看风景的人,你就是风景的一部分。
从归家到归心, 从入户到入心,这其实是元启每一重全新的设计迭代中,能够让人感受到的用心之处,而这些用心,更是来自于其对于“日常生活”的深度理解。
所以,第三重革命,是回到室内的极致收纳。
整个项目主力户型覆盖了建面约88平方米~168平方米,从刚需三居到改善四居,从起步的88平方米的三居,其实可以成为一个四环改善入门的最佳案例,毕竟,五百多万的总价,可以重回四环的品质生活,这一点,有足够的吸引力。
而元启,则将这样的吸引力通过产品力在不断放大,在大家都在卷户型、卷面宽的同时,元启将收纳系统做到了前置规划。
尤其是建面约88平方米户型,做到了全能收纳。每一处空间都被精心利用,满足现代家庭对储物、整洁和功能性的多重需求,让小户型也能拥有大空间的体验。主卧采用川型布局,衣柜容量翻倍,空间更显宽敞。厨房采用开敞式设计,提升家庭交流与互动的可能性。
从走道到床尾,从家政柜到展示柜,每个转角都能被利用起来, 玄关、厨房、卫生间则设置了大量嵌入式储物空间,认真回应“好住”的细节。
这一切构成了元启的产品力:愿意主动“多做一点”的房子,其实是最难得的。
毕竟, 当整个市场在卷价格、卷指标、卷流量时,元启选择了回归住宅的本质——让人住得舒服、安心、且可以长久好住。也因此成就了西红门板块入市的首个好房子项目,从市场逻辑来看待,未来在二手房交易中,元启自然已经占据了区域内的绝对优势。
这,也是一个真正“好房子”该有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