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
受理投诉情况分析
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461767件,同比增长33.33%,解决261218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3723万元。
投诉热点问题主要涉及电影消费、交通出行、信用租赁消费、共享经济消费、婚恋服务、新能源汽车消费等行业和领域。
投诉性质比例图(%)
八大投诉热点分析
1
电影消费市场退票难问题成为焦点
❶ 退票难问题频发
❷ 影院强制要求购买3D眼镜引发争议
❸ 电影票票面显示价格与实际支付金额不符
案例
电影票退票难,消费者投诉遭推诿
消费者称2月21日在杭州某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微信小程序上下单购买了2月22日的电影票,因临时有事想在平台上退票,但平台无退票功能。消费者随即联系该平台客服,客服称平台无法退票,需顾客联系影院释放座位提供退票凭证,方可协助退票。消费者联系电影院,影院表示支持退票,主要是平台方不愿对接影院发起退票申请,而消费者不是直接通过电影院购买的电影票,无法直接向电影院提出退票要求。消费者投诉要求退票。
消协意见
建议监管部门推动出台统一、清晰的电影票退改政策标准,明确平台、影院各自的责任与义务,建立合理的退票规则和标准化流程,从源头上降低纠纷发生概率。
2
共享服务计费异常和归还难引发消费者不满
❶ 共享单车系统故障使“合规停车”变“违规收费”
❷ 共享充电宝归还难
❸ 共享充电宝异常计费
案例
共享充电宝好借难还
叶先生称其于2025年1月5日上午10点左右在广州南站扫码租用杭州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共享充电宝。在使用完毕后尝试归还,却连续奔波至13个归还点,均因设备满载等原因而失败。
消协意见
建议相关部门制定统一的共享经济类服务标准,推动平台建立订单自动终止机制和系统纠错机制。
根据相关投诉进行数据监测和风险提示,建立企业信用评分与通报制度。根据使用热度科学配置归还设备与充电站,避免“归还难”问题长期存在。
消费者在租用和归还共享设备过程中如遇到相关问题,应及时截图和拍照,便于后续维权使用。
3
交通出行投诉增多
❶ 铁路车票候补成功无短信提醒
❷ 航空公司随意变更机型
❸ 航空公司加价选座问题引发消费者不满
案例
车票候补成功但消费者未收到通知,导致错过使用时间
李女士表示,她在2月9日发起了对2月9日、10日、11日三天车次的候补申请。直至2月11日晚上,她才在APP中发现三张车票均已候补成功,但期间未收到任何短信通知,错过了使用时间。李女士致电客服要求退票,客服回应称候补成功信息已通过支付宝推送,拒绝退款。但李女士在支付宝中并未查到相关提醒。
消协意见
建议铁路票务平台优化候补成功后的通知渠道。
航空公司应在发生机型更换后第一时间通知消费者,对于重大差异机型变更,应提供补偿机制或免费退票通道。
建议监管部门对加价选座等基础服务拆分变现行为进行适当干预,防止企业通过不合理设计侵犯消费者权益。
4
信用租赁消费模式暗藏风险
❶ 租赁手机内置软件限制部分功能
❷ 租赁平台不当催收
❸ 租用费纠纷多发
案例
群发骚扰短信,租赁公司使用极端行为催收
张先生称,2023年8月12日,他在深圳某科技有限公司租赁了一款iPhone 14 Pro手机,市场价约为7999元,但由于高利率等隐性费用,合同总支付金额高达13499元。因个人经济状况出现问题,张先生在一次付款中逾期2天,该公司随即展开向其亲友、同事群发催收信息,向其家庭住址、村委会打电话、发送骚扰短信等极端催收行动。张先生认为该公司的催收方式涉嫌“软暴力”,已对他本人及家人造成严重困扰。
消协意见
建议相关部门及时建立和完善电子租赁产品平台信息披露标准,并加强对侵犯隐私、实施软暴力催收等不当行为的监管和处罚。
提醒消费者仔细审阅商品信息与租赁协议,理性评估个人支付能力与使用需求。
5
月子中心服务投诉增幅明显
❶ 机构突然“跑路”
❷ 不公平格式条款问题突出
❸ 免费拍照套路多
❹ 服务与承诺不符
案例
消费者付款后还未入住月子中心已跑路
消费者称其于2024年12月15日与江苏某母婴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服务合同,并支付了总计19800元的费用,然而还没有入住的情况下,在网上看见该月子中心跑路事件,打电话发现无人接听,前往门店查看后,发现已是人去楼空。
消协意见
建议有关部门对消费者预付资金加强监管,避免企业“收钱跑路”。
制定完善国家标准,对母婴护理从业人员资质、服务流程、卫生安全等设定基本规范。
消费者应选择口碑良好的品牌机构,警惕“免费拍照”“赠送服务”等营销活动。
6
网游账号相关交易平台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❶账号购买后存在被找回风险
❷ 平台审核不严导致违规账号流通
❸ 售后服务缺失
案例
游戏账号遭 “找回”,赔付争议引纠纷
消费者称2024年10月3日在金华市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花费504元购买“暗区突围”游戏账号(含46元双倍赔付险),2025年1月29日消费者发现账号被“找回”。刘先生在账号被“找回”后与“找回”账号的号主联系,号主称账号是被他人盗窃所得放在平台售卖。消费者向游戏交易平台投诉要求赔偿,游戏交易平台表示,只能按照其花费46元购买的双倍赔付险赔付900多元,其余损失不予赔偿。
消协意见
第三方游戏交易平台应强化账号真实性审核、交易安全保障、售后处理等方面的主体责任。
第三方游戏交易平台加强与游戏厂商沟通协作,建立数据接口合作机制,共享相关账号信息,提升审核可信度。
7
新能源汽车行业三类新问题投诉较为集中
❶定金退款争议频发
❷ 车型更新引发老车主不满
❸ 补贴兑现落空引发纠纷
案例
新能源车刚落地就成 “旧款”
孙先生称他花13.28万元购买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办理完机动车登记手续的当晚,该品牌发布智驾系统并且全系标配。消费者称在与该品牌销售沟通购买车型及其价格时,销售人员并没有告知车型即将停产,且购买的车型仅仅上市三个月。消费者认为销售人员在明确知道车辆将会重大升级的情况下,依然不对消费者明确告知,反而加快办理速度,让其在发布会当天完成交易,并承受莫大损失。
消协意见
新能源汽车行业应强化合规销售和售后保障,切实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8
婚恋服务市场乱象频发
❶营销行为不规范
❷ 服务质量未达承诺
❸ 退款难
案例
婚恋公司随意定价
王先生表示,2025年3月6日在天津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引导下花费14080元签订婚恋服务协议,过程中工作人员完全未提及任何关于退款或违约责任的内容。后续消费者上网查询得知,该公司同样的服务对每一个用户收费标准都不一样,缺乏透明的定价机制。随后在付款当晚,王先生在未接受任何服务的情况下提出全额退款,该公司先是提出退款需支付30%违约金,后来又说属于消费者原因不能退款。
消协意见
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婚恋行业的监管,明确行业准入门槛,对从业人员资质、平台信用评级、服务资质等进行统一规范。
完善行业国家标准,制定统一的服务流程和质量要求,明确服务内容、频次与效果评估方式,防止虚假承诺。
消费者需警惕各类“情感陷阱”营销,不要轻信未经验证的承诺。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