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评论员 刘柯
“泼天富贵”从天水到淄博,今年到了荣昌。这个“五一”假期不断刷屏的荣昌卤鹅,很是火了一把。
对于突如其来的流量爆棚,其实大家都有了“免疫力”。从此前几个网红城市的营销案例不难看出,这种网红式营销带来的“泼天富贵”很容易在短时间形成高潮,但也容易在短时间回到低谷。就像现在的淄博烧烤连网红烧烤摊都撤了,天水的麻辣烫也几乎无人问津。
在网络时代,流量可能会呼啸而来,也可能会呼啸而去,网红式营销来去匆匆都很正常。因为仅仅是营销,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靠的都是导流,吃的都是“看稀奇”尝鲜的红利。如果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护城河,昙花一现是常态。
因此,对于这种网红式营销,多数人就当是看热闹,根本没法带来持续的流量。此前淄博的烧烤、天水的麻辣烫,说实话味道未必会有四川的好。川渝本身就是火锅的发源地,麻辣烫都属于“附属品”。但淄博烧烤和天水麻辣烫是网红,这也是事实,味道是其次,游客主要是图个新鲜、凑个热闹。至于荣昌的卤鹅,全国各地关于鸭子和鹅的吃法就多了去了。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于网红式营销也应该持有宽容的态度,不应该一味地去贬低,毕竟对于缺少旅游资源的地方来说,利用网红式营销引流也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毕竟像淄博这样的城市,在山东省内论综合实力,很难与济南、青岛等城市相比,如果没有网红烧烤,它靠什么吸引眼球?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互联网的红利不蹭白不蹭,不蹭就一点存在感都没有了。城市靠网红式营销有了些许名气和人气,自然会带来些许财气。比如荣昌的卤鹅卖了几十万只,扯面卖到老板手软,还有慕名而来的大额投资。这里需要提醒的是,这种投资要落地可能还有很多流程要走,互联网的流量红利看上去很美丽,但要转化为一个城市的竞争力,还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