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新闻网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推出“一池两新万企”行动以来,唐山农商银行古冶支行将其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相结合,在提升信贷资金滴灌小微企业的精准性上下功夫,以实际举措为辖内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从对接痛点到打破壁垒,让小微企业轻装上阵。作为扩大就业、繁荣市场、推动创新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小微企业由于轻资产运营、缺乏传统抵押物等,一直面临融资难的困境。基于此,该行以“一池两新万企”行动为契机,全力破解制约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古冶支行统筹安排部署,融合包联机制成立10个行动小组,各单位员工全面参与,将名单制对接和网格化走访相结合,践行“挎包入户”的“老农金人”精神,下沉服务,深入园区、企业、社区、乡村,上门了解企业融资需求,提供一对一金融服务。建立“日更新、周通报”机制,各二级支行和前台部门每周分享交流工作经验,业务管理部门实时提供服务支撑,确保走访工作高效开展。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期间,该行分组走访50余名女性企业家,开展关怀的同时使企业深入了解金融惠企政策。截至目前,该行累计走访辖内小微企业1151户,授信137户,发放贷款4.41亿元。
古冶支行行长张帅走访淡水鲈鱼养殖农民合作社从整村授信到“两新”建设,让信用体系完善升级。该行近年来持续推进“双基”共建农村信用工程,累计完成近百个活力村的整村授信工作,形成白名单客户3280余户,预授信额度达38737余万元。“一池两新万企”行动开展以来,该行开展整村授信成果年检,进一步全面推广应用“背靠背”批量评议整村授信模式,以新市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新业态为重点开展新“双基”共建,为名单客户建档10778份,推进“信息采集、无感授信、有感反馈、便捷用信”,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组织召开政银企对接会,走访对接工业园区管委会及企业,为1100余家小微企业建档立卡、精准“画像”,全面开展以信用微企、信用微企园区、信用微企县区为重点的新“三信”创建活动,打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和营商环境。
古冶支行行长张帅了解新兴金属材料企业情况
从走访问需到金融助力,让地方经济提质转型。曾经的古冶区,凭借钢铁、焦化、煤炭等传统产业的先发优势,工业发展迅速,但近年来传统企业退城搬迁、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多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新旧动能正在接续转换。在“一池两新万企”专项行动中,该行工作人员走进新兴金属材料企业,就钢铁行业转型升级、金融服务生态建设等深入交流,充分了解企业的融资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提供信贷资金4750万元,解决了企业日常资金周转难题。作为古冶区营业网点最多、贷款规模最大、纳税额最高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该行始终将业务经营与区域发展深度融合,如积极支持当地新兴产业链中的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企业,年内发放科技型企业贷款16139万元,支持废料综合利用、氢能产业等绿色产业链建设,发放绿色贷款17040万元,积极支持古冶区特色养老产业发展,与区内养老企业达成信贷意向金额700万元,持续提供存、贷、结算一体化的综合金融服务,以助力产业增量提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目标,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贡献金融力量。
信贷部门与企业沟通生产情况从扎根三农到价值共生,让品牌文化落地生根。在淡水鲈鱼养殖农民合作社的育苗基地里,一尾尾鲈鱼苗在清澈的池水中欢快游弋,工人们正忙着投喂饲料、监测水质,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合作社采用闭合式循环水养殖,产量大幅高于传统鱼塘,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需要大量电费和设备等成本,该行了解到合作社的资金需求后,及时帮助解决了资金难题,合作社负责人感慨道:“鱼儿离不开水,我的鲈鱼养殖离不开农商银行的支持!”行动开展以来,该行积极对接农业农村部门,深入了解辖区内种养殖业发展情况,立足特色支农场景,加快三农领域信贷投放,服务百姓民生。通过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合作,对其所管理的基地、市场、特色产业集群开展批量授信,建立个性化、立体化的支农场景7个。在春耕备耕期间,及时解决种粮大户在运用科技、机械和购买春耕物资等方面的资金缺口,提供信贷资金4100万元。细分“一业一品”,为辖内花生种植、奶牛养殖等种养殖业提供资金支持1451万元。
古冶支行工作人员为养老企业提供金融知识宣讲服务该行以“一池两新万企”行动为契机,聚焦小微企业融资、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等领域,深入开展“两新”建设,进一步全方位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引导各方主体发挥禀赋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作者:唐山农商银行古冶支行卢涛、梁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