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结束后,你有没有出现不想起床、不想上班?这可能是“节后综合征”找上门了。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周扬介绍,“节后综合征”是人们在长假或节日后重新投入工作、学习时,因身心调节失衡出现的一系列不适症状,属于短暂的身心适应障碍。“生理上有恶心、头晕、厌食、失眠、困乏等表现,心理上会出现厌倦、提不起精神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甚至焦虑、神经衰弱等表现。”要减少或避免“节后综合征”的发生,有几点可以参考——
开始上班后注意合理放松身心,比如适时午休、聆听轻音乐等;同时,戒掉熬夜的坏毛病,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尽快把生物钟调整为健康状态;此外,刚恢复工作时还要合理安排工作量,避免日程安排过满一时难以适应。
节后注意及时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无节制进食高油、高糖食物,增加蔬菜、粗粮、新鲜水果和优质蛋白饮食,饮用含酒精、糖、茶碱、咖啡因的饮料需适度。
连续数天的身心松弛状态,会惯性延长,造成迟迟无法恢复正常工作状态的现象。此时,参加一些舒缓的运动能够增强肌肉与神经的相互作用,舒缓持续性的神经兴奋与紧张感,助力集中注意力,积极投入工作。
周扬表示,通过系统性的身心调整,“节后综合征”的影响可有效缓解。若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抑郁情绪或心悸、持续失眠等躯体化症状,建议寻求心理或专科医师帮助。 本报记者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