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来长春,就被这里的消费氛围震撼了。晚上看灯光秀、品特色烧烤,白天逛文创集市,还能定制专属旅行纪念品,长春真的太懂我们了。”
“来长春本来只是冲着长影、伪满皇宫博物院等知名景点,没想到被这里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体验‘圈粉’了。”“以前逛街瞄准的就是商圈,现在的长春简直‘开了挂’,城市的各个角落都玩出了新花样。”
……
“五一”假期,长春消费市场“火”力全开,“热力值”拉满。5月1日、2日两天,踏查桂林路、红旗街等重点商圈发现,国潮文化、夜经济、沉浸式体验等新场景活力迸发,市民游客在烟火气与文艺范儿中感受到了“长春温度”,消费市场形成供需两旺的蓬勃态势。
5月1日,夜幕降临,桂林路商圈变身“不夜城”。霓虹灯牌下,烤冷面滋滋作响、小龙虾香气四溢,年轻人踩着音乐的节拍,从in-GuiLin休闲购物广场尽兴而出,与街边寻找新奇特店铺的游客、举着奶茶自拍的同龄人擦肩而过。
随着人潮走进桂林路小吃街,烤肉的焦香和章鱼小丸子的海味在空气中交织,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与市民游客的欢笑声不绝于耳;炒粉摊上,铁铲与铁板的撞击声,混合着“微信到账25元”的提示音,织就喧腾的“市井交响”;暖黄灯光下,韩餐专卖店的招牌映照着街道,一位小朋友提着鲤鱼灯笼蹦跳着跑出,灯笼穗子轻轻晃动,带出了阵阵紫菜包饭的芝麻香;转角新开的泰式奶茶店前,戴着荧光兔耳朵发箍的商贩正穿梭叫卖,荧光棒在人流中闪烁摇曳,将这条网红商业街的烟火气推向高潮。
“‘五一’这两天,我凌晨3点就得起来备料。麻酱多调了15公斤,粉条多煮出来25公斤,可还是不够卖。”一家炒粉店店主一边说,一边麻利地将香喷喷的炒粉装进碗里,递给顾客。“队伍最长时能排40分钟,但游客都乐呵呵的,有位哈尔滨姑娘还说:‘为了这口长春炒粉,排队值了!’我听着这话,心里特别高兴。”该店主说。
“我今天带着外地来的妹妹到桂林路逛逛,玩了一天,她说这儿就像‘美食天堂’。从烤冷面到雪衣豆沙,最后还排了半小时队买臭豆腐,她说自己深入体验到了啥叫‘东北烟火气’。”市民肖瑾云高兴地说。
5月2日的红旗街商圈,同样是一派红火的消费景象。走进这有山,“山洞街巷”游人如织,身着汉服的市民游客提灯而行,文创市集前人群熙攘,咖啡香气与书香交织。很多人驻足于非遗集市,为各式各样的新奇产品点赞。匠心驿站、木石山房等几十家非遗摊位前更是热闹非凡,年轻消费者纷纷举起手机记录难得的打卡瞬间。
在一家文创小店内看到,五颜六色的冰箱贴、书签和手绘地图吸引着游客视线。上海游客吕子航仔细端详着以长春特色建筑为设计灵感的金属书签,他说:“这个书签的雕花细节太精致了,我要带回去送给朋友,让他们也感受一下长春的文化底蕴。”据工作人员介绍,店内“五一”新推出的主题文创礼盒销量最佳,礼盒内涵盖了景观模型、城市明信片和定制茶饮,受到许多外地游客的青睐。
漫步长春,夜市上,金黄的油星在铁板上跳跃;商圈里,璀璨的LED幕墙照亮了人们欢笑的脸庞……在这里,市民游客感受到的不仅是消费市场的火热,更是这座城市涌动的信心、孕育的希望。在这升腾的烟火气和充满创新的消费场景中,长春正在用更为多元的供给,回应人们对幸福品质生活的热切追求。
来 源:长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