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第19届苏迪曼杯羽毛球赛4日在厦门落幕。中国队连续第四次、历史第14次获得这座象征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最高荣誉的奖杯。距离中国队1995年第一次捧起苏杯,刚好30年。
当日,在福建厦门举行的2025年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决赛中,中国队3比1战胜韩国队,夺得冠军。 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中国羽毛球协会主席张军赛后表示:“苏杯是检验一个国家羽毛球综合实力的最好标准。30年来,中国队获得了14个冠军,诞生了无数经典比赛,培养了一众优秀选手,是中国羽毛球整体实力的缩影。”
新的成就、新的节点,本届苏杯对中国队又有不同的意义。在洛杉矶奥运周期第一个世界团体大赛登顶,中国队有足够的信心开启奥运新周期的备战征程。
“团体赛是最能涨队伍士气的,这个比赛打完以后,我相信整个中国队,无论是核心队员还是年轻队员,都会有那种冠军的气场,在后面的国际赛场上更好地把自己的东西展现出来。”张军说。
中国队此次苏杯阵容老、中、青搭配合理,具备远超其他队伍的阵容厚度,展现了中国羽毛球深厚的人才储备。
石宇奇、陈雨菲、陈清晨、贾一凡、黄东萍五位“五朝元老”是队伍的中流砥柱。石宇奇延续着“团体赛战神”的神奇表现,包括2023年苏迪曼杯和2024年汤姆斯杯在内,连续16场团体赛保持不败。陈雨菲“充电”归来迅速找回状态,半决赛赢下老对手山口茜,报了上届苏杯之“仇”。在赛场度过30岁生日的黄东萍愈战愈勇,与冯彦哲搭档四战全胜,为中国队抗住了开场重压。陈清晨、贾一凡尽管只出战一场,她们丰富的经验在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们的老将跟欧洲选手相比年纪并不算大,他们都还保持着相当强的竞争力。”张军说。
“00后”迅速成长为中坚力量。在与泰国队的小组头名争夺战中,中国队排出全“00后”的阵容,并以4:1取胜。标志性一战象征着国羽“00后”们已能担当重任。两对巴黎奥运会银牌组合梁伟铿/王昶和刘圣书/谭宁出战全部比赛都取得胜利,他们正在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两位2000年出生的单打选手李诗沣、王祉怡在关键场次登场,积累了宝贵经验。首次入选的蒋振邦、魏雅欣、翁泓阳、陈柏阳、刘毅、郭新娃虽出场机会不多,但苏杯大赛的氛围将帮助这些年轻队员快速成长。
“本届苏杯中国队内部氛围非常不错,大家都齐心协力,为了团队终极目标尽最大努力,把最好的自己留给这个队伍。”张军说。
从本届苏杯看当今世界羽坛,东强西弱的格局没有变化。
韩国队仍是中国队最大对手。近年来,韩国队在保持住双打优势的同时,在女单取得突破。今年保持不败战绩的安洗莹正在向着历史级别球员的道路迈进。世锦赛双料冠军徐承宰领衔的混双、男双,仍是韩国队洛杉矶周期的主力夺金点。白荷娜/李绍希经验丰富,长期保持在顶尖水准。
其他亚洲队伍中,传统强队印尼队仍实力强劲,在男单、男双、女双多个单项中拥有顶尖选手,他们在与韩国队的半决赛中战至决胜场决胜局才分出胜负。随着东京奥运会“红利”褪去,桃田贤斗、奥原希望等名将淡出,日本队竞争力有所下降。近年来快速崛起的泰国队成为世界羽坛“新势力”,昆拉武特、因达农、德差波等选手表现亮眼。
欧洲球队方面,连续两届成为八强中欧洲“独苗”的丹麦队受限于男强女弱的阵容结构,很难走得更远。巴黎奥运会周期取得长足进步的法国队没有派出主力阵容征战本届苏杯,不出意外止步小组赛。
中国已连续三年成为世界羽坛团体赛事的中心舞台:2023年苏州苏迪曼杯、2024年成都汤尤杯、2025年厦门苏迪曼杯相继成功举办,不仅让国内球迷得以近距离观赏世界顶级羽毛球对抗,更通过高水准的赛事组织向全球展示了中国承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能力。
世界羽联主席巴达玛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这些赛事的成功举办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各级体育事业发展的大力支持和承诺。她表示:“期待看到中国举办更多大型羽毛球赛事,以提升这项运动的全球影响力。”
来源:新华社
作者: 田光雨、丁文娴、许仕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