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天津日报
我老家在河北保定的一个小村子,它没有名胜古迹,也没有名山大川,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地方,但对我而言,却是特殊的存在,是我一生的牵挂。那里的风土人情,草木砖瓦都深深留在我的心底。有时,我也想写点什么表达我对家乡的情感,但每每提笔,总觉得词不达意,最终叹息一声,搁笔作罢。所以,当我看完鞠慧老师写的《黄河滩上四季歌:春雷轰隆隆响》这本书的时候,真是欣慰又惊喜。欣慰的是,终于有人把我对家乡的那种依恋写出来了;惊喜的是,书中写的虽然是齐鲁大地的事情,但我这个燕赵大地的人读起来却很亲切熟悉,很多事情我小时候都干过呢。
这本书不厚,是四季歌中的第一本,以一个叫谷雨的孩子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黄河滩上的九个小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农村娃眼中别具特色的春天。
农村娃的春天是清新质朴的。这里没有五颜六色的零食,没有精致昂贵的玩具,但孩子们自有得天独厚的美食和自己的游戏方式。嫩绿清甜的榆钱,可以生吃,可以做窝头,可以煎咸食饼;别具特色的煮蝼蛄,时令新鲜的茵陈团子,鲜嫩肥美的菇菇荻,大自然馈赠的食材,家人温情的烹饪,吃到嘴里是舒畅和满足。一个木质的尜,一把小鞭子,旋转出伙伴的亲密,游戏的快乐;跟着爷爷去田里捉蝼蛄,是玩耍也是劳动;爬到树上采榆钱,满满的成就感;看奶奶给石榴花骨朵拴红线,有好奇也有期盼。天地之间都是游乐场,吃食都是应季的,左邻右舍都是玩伴,别提多自在了。这些活泼泼鲜灵灵的吃食和游戏都是自给自足,不用花钱就可以得到的,所以快乐都是由衷的。一切都是那么淳朴清新,带着满满的生活感,让人羡慕的同时又心生向往。让我这个大人也不禁回忆起我小时候上树爬墙的日子,自由自在又无忧无虑!
农村娃的春天是友善热闹的。在农村,一家有事百家帮,还保留着最淳朴的乡亲情谊。采榆钱的时候,奶奶会送给前院的二奶奶,后院的婶婶,还有要好的弥小帅家;弥小帅家盖新房的时候,会借谷雨家的夯,会请六伯唱夯歌,还会请九伯垒墙,请全村人帮忙。当然,还会请伙饭,热热闹闹,邻里和睦得像一家人。你会震撼于六伯夯歌的威力,也会佩服九伯技艺的高超,更会被农村中弥漫的那种温馨的传统氛围所感染。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纯净得仿佛清晨的露珠,晶莹剔透。
农村娃的春天也在悄悄变化。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这个变化是悄无声息的,但我们仍能从谷雨的生活中窥见一二。在《尜尜尜,转转转》一文的最后有一句话,“麦收时,爸爸妈妈能回来吗”,从中可以看出,谷雨是一个留守儿童,爸爸妈妈出去打工,他是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这也可以从后面的故事中看出端倪。谷雨虽然被爷爷奶奶照顾得很好,但仍能从中看到他对父母的思念和淡淡的忧伤。而在《夯歌》一文中,滩外的牛牛来看打夯时透露,“在我们那儿,都用电夯。最差的,也是用拖拉机压地基”。不过,他还是巴巴儿地走很远来看打夯。这里既有对传统工艺的肯定,也有对现代科技的渗透,传递出对农村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黄河滩上的一个小村庄,娓娓动听地讲述了一个普通孩子的平常春天。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激烈跌宕的冲突,有的是柴米油盐,邻里乡亲,琐碎日常,却最能体现农村春天的恬静、自洽、安然、祥和,这是现代农村、农村娃的一个缩影,字里行间浓缩了作者对家乡真挚的情感。家乡啊,何尝不是我们读者心中永远的“桃花源”呢?
我也是农村娃,我的心中永远留着家乡春天的剪影。
上一篇:“乐随步移”新体验逛津城(图)
下一篇:京剧院青年演员展示武戏技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