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孟祥可
黎跃云习惯起早。
早上7点起床洗漱,吃过早餐,她就要背着药箱出门巡诊了。
黎跃云是黔南州独山县下司镇下司村村医,村子下辖11个村民小组,有929户3836人,许多老人行动不便,她得趁早上时间“定期”上门检查,然后才回村卫生室坐诊。
日复一日,黎跃云已坚持了30年。
“就像我的家人。”65岁的村民岑显芳说,她患高血压多年,黎医生每个月都要到她家,量血压、送降压药。
其实,黎跃云自己就是个老病号。1958年出生的她在下司土生土长,6岁时不幸患上髋关节结核,落下终身残疾。
“我的身体状况需要经常开药看病,要是自己多懂些医术就好了。”小时候,饱受病痛折磨的黎跃云就立志学医,“在照顾自己的同时,还能服务乡邻。”
种下梦想的种子,就有了奋斗的方向。27岁时,黎跃云报名参加独山卫校举办的乡村医疗专业培训班,并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顺利毕业。
“毕业后,我从亲戚处借来1万元,开起卫生室。”那时的黎跃云踌躇满志,“我虽是一个残疾人,但也是一位医生,要守护好村民健康。”
“以前条件不好,我经常要拄着双拐走夜路去给村民看病,手电筒和药箱就是最亲密的‘战友’。”无论风雨寒暑,只要村民“喊”,黎跃云随叫随到。
为提升医术,黎跃云刻苦钻研医学书籍,自费到县医院进修学习,每当遇到疑难病例,她总是详细记录,虚心请教。
“乡亲们的信任让我不敢有丝毫懈怠。但以前只有简单的听诊器、血压计和常用药,遇到复杂病情,只能转诊。”黎跃云回忆,有一次,村里一位老人突发高烧昏迷,家属跑到卫生室求助。当时正下着大雨,她背起药箱就跟着家属深一脚浅一脚地赶往病人家。紧急进行初步诊断后,她和家属急忙搭车将老人送往县医院转诊,老人最终转危为安。
30年辛勤付出,黎跃云的行医梦开了花,被村民们亲切地唤作“健康守门人”。
在村卫生室的墙上,挂满了黎跃云这些年获得的荣誉——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自强模范、全国优秀乡村医生……每一张奖状,都在记录着她平凡工作的点滴,无声讲述着她不平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