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新时代下,国内外形式发生深刻变革,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青年需要正确价值观作为引导,才能推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当前,短视频已经成为青年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青年获取信息、社交、消费的重要载体,探讨短视频对青年价值观影响,有利于对青年价值观的正确引导。短视频借助多样的形式来传递内容、表达立场和记录生活,并呈现碎片化、娱乐化、互动性等特点,深刻影响着青年的价值认知与行为模式。然而短视频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既给青年价值观的形成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容忽视的挑战。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价值观的传播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教育模式,而是呈现多元发展的新特征。青年正处于价值观培育的关键时期,如何正确引导青年对海量信息正确辨析,成为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时代课题。短视频作为当下一种新型的媒介形式,凭借其独有的特点,在塑造青年价值观方面也展现出积极影响,包括扩宽视野、增强文化自信、促进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在扩宽视野方面,由于短视频整合了世界各地的知识,使青年能够突破地域的限制,学习了解更多知识,从而扩宽自己视野。例如科普类短视频,能直观地帮助青年收获新知识,国际新闻等短视频报道,能让青年更好了解世界动态,扩宽自己的全球视野。在增强文化自信方面,短视频通过播放有关传统文化的作品,推动青年主动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例如电影《长安三万里》进一步将唐朝文化推向青年关注,增强青年的文化认同。在促进社会责任感方面,短视频通过对重大社会事件的报道,引导青年参与公共讨论、传播社会正能量,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短视频不仅是知识传承的有效工具,还是青年社会责任培养的催化剂,因此要加强对短视频的正向引导。同时短视频的迅速发展,其具备的娱乐性、碎片化的特性也给青年带来了不容小视的消极影响。青年正处于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过度依赖短视频可能导致青年在认知、价值观、社交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在认知方面,由于青年对短视频的依赖,导致青年缺乏深度思考的习惯。当前大学生日均短视频使用时间过长,与青年阅读能力、专注力降低等问题息息相关,进一步影响青年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价值取向方面,在流量至上的时代,部分短视频为了博取流量,导致许多视频贴上了泛娱乐化标签,这也潜移默化影响青年价值判断。例如视频内容鼓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无形中会给青年价值取向带来冲击,弱化青年对社会贡献的责任感。在社交方面,短视频平台可能加剧青年的社交压力,视频中呈现的“无暇生活”容易使青年陷入社交比较,从而引发自我否定的负面情绪。例如视频中呈现的高消费、理想生活容易让青年产生攀比心理、缺乏理性的消费。为了缓解短视频可能带来的一系列消极影响,需要从各方面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价值观的取向决定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因此要从不同方面提出有效举措,消除短视频对青年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引导青年正确价值观的培育。这不仅是对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课题,也是关乎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工程。一方面,对短视频平台设置合理的监管机制,健全对短视频内容的审核机制,规范网民的不当言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御短视频泛娱乐化的侵蚀,对传播正能量的优质内容给予流量扶持,扩大传播。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倡导青年用短视频形式传播红色文化,即提升青年的媒介技能又增强了文化认同,释放青年的青春朝气。同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青年凝心铸魂,促使青年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事情,自觉抵御短视频错误思想的侵蚀,引导青年拥有正确的思想鉴别能力。只有通过各方协同努力,才能让短视频对青年价值观培育起到助推作用,而非阻碍器。辩证看待短视频对青年价值观影响,促进青年正确价值观培育,从而引导青年健康成长成才。(石莞莹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时刻综合
作者:石莞莹
编辑:周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