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家
4月30日12点54分,甘肃酒泉,紧临巴丹吉林沙漠的东风着陆场。
湛蓝的天空下,神舟十九号返回舱红白相间的主伞轰然绽放。几乎在同一时间,由指挥机、通信机、医监医保机和两架医疗救护机组成的直升机方阵,分秒不差地向着返回舱落点方向逼近。
13点08分,舱体触地的一瞬间,巨大的重力掀起一阵黄沙。直升机的发动机轰鸣着,绕着返回舱盘旋,继而依次降落。
“仓前就位!”神舟医疗救护队队长王炳军通过对讲机发出指令。12名队员从直升机上跃出,快速跑向指定位置。聂闯是所有队员里个头最小的,她是一名医学博士后。身高不到1米6的她背着一个约10公斤重的氧气瓶,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沙漠上奔跑,像一只跃动的小鹿。
神舟医疗救护队来自北京,负责神舟飞船发射、返回过程中航天员的医疗保障。和发射相比,返回过程中,航天员可能遇到的情况更加复杂。神舟医疗救护队专家张怡堃说,航天员在太空长期驻留会导致骨流失,肌肉萎缩等。返回舱落地中也容易磕碰。“一旦航天员受伤需要被动出舱,这支队伍就要上场了。”尽管这种概率微乎其微,但队员们时刻准备着。队长王炳军说,“对我们来讲,没有命令和险情是最好的结果。我们宁可备而不用”!
13点15分左右,返回舱舱门开启。
站在警戒线外,神舟医疗队队员李昊攥紧了拳头,心中有些忐忑。经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身体健康。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相继出舱。历时半年的太空任务回到地球,他们面带微笑,向现场工作人员挥手致意。我国首位女航天工程师王浩泽掷地有声地说:“回家的感觉真好!脚踏实地的感觉真好!”
航天员们被送入医监医保车后,神舟医疗救护队的队员们松了口气。“感觉心里的大石落了地,想对航天员们说,你们是最棒的!”李昊说。
这是神舟医疗救护队第14次执行航天员返回医疗保障任务,第14次没有上场。
聂闯也如释重负。一个月前,她从北京出发来到大漠深处,把八岁的女儿留在了父母家当“留守儿童”。女儿不解,她告诉孩子:“你的作文里写,喜欢家乡夏天的星空,那也是妈妈的梦想。”此刻,看着胜利返回的航天员,聂闯感到自己离梦想近了一步。她轻声说道:“欢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