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草原云
“以前开车经过这里时总怕没注意到行人,现在信号灯明确提示,大家都养成了停车让行的习惯。”4月29日,家住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的出租车司机杨师傅对记者说。
杨师傅所说的改变源于政协委员的一份提案。乌审旗政协委员方蕾在走访调研中发现,乌审旗校园周边“接送潮”引发的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地处嘎鲁图镇核心区的第三小学,每日上下学时段人流量超2000人次,斑马线前机动车抢行、行人过街等待时间长等问题频发,安全隐患令人忧心。综合以上情况,方蕾提交了《关于增设第三小学门口人行横道手动按钮式红绿灯装置的提案》。这份聚焦学生交通安全的提案引发连锁反应,乌审旗交管大队联合多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以第三小学为试点开展系统治理。通过分析300小时的监控视频和2000份问卷调查数据,最终形成“智能信号灯+电子抓拍+动态停车”的综合解决方案,由此启动全旗“校园畅安”工程。
乌审旗交警为学生讲解“请求式”过街信号灯使用方法。(资料图)如今在第三小学南门,银灰色的“请求式” 过街信号灯格外引人注目。行人按下按钮后,LED屏即时显示“请求通行”,系统将在30秒内切换绿灯,配套的电子警察同步启动抓拍,对不礼让的机动车自动识别处罚。这套智能系统让行人过街等待时间从平均80秒大幅缩短至30秒,机动车礼让率更是从28%飙升至98%。
以此次提案办理为契机,乌审旗交管大队将“请求式”过街信号灯推广为校园周边标配设施,在鸿沁湖公园、嘎鲁图学校北门等6处人流密集区完成智能化改造,构建起“科技感知+法治约束”的双重防护网,多个“危险路段”蜕变为“安全示范街”。
同时,将“错峰上下学”“护学岗联动”纳入长效管理,每天由交警、教师、家长志愿者组成的“护学岗”,织密学生出行“安全网”。家长张先生感慨:“以前接送孩子像打‘游击战’,现在跟着诱导屏找车位,看着信号灯过马路,连孩子都学会了‘按钮过街’的安全知识。”
提案的办理更增加了方蕾的履职信心 ,方蕾表示将会履好职、尽好责,继续深入基层,多倾听群众心声,重点关注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写好写实民生提案。“一方面注重加强与各界群众的联系,收集社情民意;另一方面将提升调研质量,确保建言献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我也会持续跟踪已提交提案的落实情况,推动问题得到切实解决,为乌审旗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白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