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省盐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江盐集团”)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在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行业趋势放缓的背景下,积极应对挑战,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从关键财务数据变动来看,仍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尤其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以及财务费用的显著变化,需要投资者仔细审视。
营业收入:下滑7.10%,产品价格因素影响显著
2024年,江盐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682,494,868.76元,较上年的2,887,555,472.75元下降7.10%。公司表示,营业收入变动主要系本期盐、碱产品价格下降所致。从行业环境来看,2024年盐行业和纯碱行业面临不同程度的市场变化。食盐批发价格同比下降,工业盐价格波动较大,纯碱行业产能伴随市场供应显著增加,叠加下游需求下降,阶段性的供需错配造成价格一路下滑,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公司营业收入的减少。
净利润:同比减少6.88%,盈利能力面临挑战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0,974,018.48元,相较于2023年的495,046,428.18元,减少了6.88%。净利润的下滑与营业收入的下降趋势相符,反映出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面临一定挑战。尽管公司通过优化生产管理、推进项目建设等措施努力降低成本,但产品价格下降带来的负面影响依然较为明显。
扣非净利润:下降9.25%,核心业务盈利性受冲击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32,556,967.64元,比2023年的476,660,165.25元减少9.25%。扣非净利润更能反映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其下降幅度大于净利润,表明公司主营业务受市场环境影响较大,核心业务的盈利性受到一定冲击。
基本每股收益:降至0.72元/股,股东收益减少
基本每股收益为0.72元/股,2023年为0.84元/股,同比减少14.29%。这一数据的下降直接影响了股东的收益,主要原因是净利润的减少以及可能存在的股本变动等因素。对投资者而言,每股收益的降低可能影响其对公司的投资预期。
扣非每股收益:下滑17.28%,凸显主营业务压力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67元/股,较2023年的0.81元/股下降17.28%。这一指标的大幅下滑进一步凸显了公司主营业务面临的压力,在剔除了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后,公司核心业务对每股收益的贡献明显减少。
费用:各项费用有增有减,成本控制见成效
- 销售费用:2024年销售费用为135,772,601.90元,同比减少2.18%。主要原因是销售商品运输的力资费用减少、物料消耗减少以及节约仓储费用。这表明公司在销售环节的成本控制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优化物流和仓储管理等措施,降低了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为185,518,043.05元,较上年增加3.01%。主要系计提离岗退养人员费用增加、富达公司搬迁至新厂区计提折旧增加所致。虽然管理费用有所增加,但考虑到公司业务的发展和运营调整,部分费用的增加具有一定合理性。
- 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为 - 8,575,061.92元,而2023年为7,439,201.38元,同比减少215.27%。这一巨大变化主要系归还银行贷款减少利息支出、对部分闲置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增加利息收入所致。财务费用的大幅减少对公司利润产生了积极影响,反映出公司在资金管理和债务安排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研发费用:研发费用为104,579,966.96元,同比减少3.85%。主要原因是研发领用的材料成本减少,研发费用总额减少。尽管研发费用有所下降,但公司在研发方面仍保持一定投入,2024年R&D经费投入强度继续保持在3%以上,全年新获得30项授权专利,其中包括2项发明授权专利,所属子企业晶昊盐化顺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江盐包装荣获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并纳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库。
研发人员情况:结构稳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34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5.67%。从学历结构来看,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15人,本科87人,专科159人,高中及以下82人;从年龄结构来看,30岁以下(不含30岁)80人,30 - 40岁(含30岁,不含40岁)81人,40 - 50岁(含40岁,不含50岁)127人,50 - 60岁(含50岁,不含60岁)58人。研发人员结构相对稳定,为公司的持续创新提供了人力保障。
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暴跌,资金状况需关注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该指标为542,809,099.46元,与2023年的1,049,805,097.05元相比,减少48.29%。公司解释主要系本期收入减少、支付的采购款项有所增加,使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大幅下降可能影响公司的资金流动性和日常运营,需要关注公司后续如何改善经营活动现金流状况,以确保公司的稳定发展。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67,878,767.48元,上年同期为 - 602,324,844.77元。主要系公司本期年产60万吨盐智能化改造工程已完工,使得工程投入减少。这表明公司在投资节奏上有所调整,随着部分项目的完工,投资支出相应减少。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83,958,521.55元,而2023年为941,758,555.46元,同比下降151.39%。主要是公司上期收到上市募集资金,使得本期与上期同比大幅下降。这反映出公司在筹资方面,本期没有了上市募集资金的流入,且可能存在偿还债务等现金流出,导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
可能面对的风险:市场波动与行业竞争并存
-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公司业绩与宏观经济形势发展较大关联。商品价格受经济环境、供需关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未来宏观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则将抑制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公司虽表示将加强对经济运行及市场的预判,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努力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同时积极拓展市场,提高市场份额,但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依然存在。
- 市场经营风险:盐及盐化工行业经多年发展,已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公司计划充分发挥产销一体优势,推进公司内部“横向一体”专业化整合,从产品、品牌、渠道、组织等方面进行重新定位和布局整合,培育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需求,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多渠道巩固内、外市场份额。然而,行业竞争的加剧仍可能对公司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 安全环保风险:作为化工生产企业,公司存在一定的安全环保风险隐患。尽管公司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在防范安全生产事故方面持续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同时在环保方面贯彻落实各项污染治理减排措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建立了一整套环境保护相关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但安全环保风险始终是化工企业需要长期关注和防范的重要问题。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报酬情况:薪酬体系与公司业绩挂钩
- 董事长:董事长胡世平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03.44万元。董事长的薪酬水平与公司的经营管理责任相匹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对公司整体运营的贡献。
- 总经理:总经理杨小军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04.21万元。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其薪酬与公司的经营业绩密切相关,这也激励着管理层努力提升公司业绩。
- 副总经理:各位副总经理如亓丕华、喻君龙、任雁飞、吴波等人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分别为83.38万元、83.38万元、83.38万元、74.67万元。副总经理们在各自分管领域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其薪酬水平也与职责和业绩相对应。
- 财务总监:财务总监龚凡英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83.38万元。财务总监负责公司财务管理工作,薪酬设定与公司财务状况和财务管理成效相关。
总体来看,江盐集团在2024年虽取得一定经营成果,但在营业收入、净利润、现金流等方面面临挑战。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公司在应对市场变化、成本控制、资金管理以及风险防范等方面的策略和执行效果,以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