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4月30日电 (陈强 马富平)29日,定西市渭源县举行“和美乡村净美家园”智能生态环卫一体化项目启动仪式,标志着渭源县农村环境治理迈入智能化、体系化新阶段。
项目现场,无人机、垃圾压缩车、智能垃圾桶等环卫设施整齐排列,这些高科技环卫设备的应用,将帮助渭源县极大提升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的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同时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在渭源县乡村生态共治指挥中心,智慧环卫一体化平台、智慧巡查监管平台、无人机飞控平台、视频融合通讯等高科技信息化平台高效运行,共同构成了渭源县人居环境治理的“云端智慧”,此举可实时监控乡村环境卫生状况,快速响应各类环境问题,以科技赋能全力破解人居环境整治“最后一公里”,实现精准管理和高效治理。
据悉,渭源县“和美乡村净美家园”智能生态环卫一体化项目,总投资3475.11万元,新建2座现代化垃圾压缩中转站,配置压缩式垃圾车等各类专业车辆162台、智能化垃圾桶2.68万个、无人机5台,搭建智能生态环卫一体化管理平台,集成GIS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监控终端,实现实时监控、智能预警和统筹调度。
通过“分、收、运、处、巡”等方式,构建“户分类、村收集、企转运、县处理”四级体系,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网格化、数字化、智能化、常态化、制度化。项目建成后,该县垃圾机械化作业率、资源化利用率将达到80%以上,智能设施配备率、垃圾收集转运率和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此次智能生态环卫一体化项目的启动,正是渭源县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生态环卫一体化运营体系,依托物联网平台,实现垃圾投放“云监管”、运输轨迹“云追踪”、设施负荷“云预警”,着力构建“天上有云、地上有网、中间有数”的智能体系,打造全域监管的“智慧大脑”、构建多元共治的“生态矩阵”、培育绿色生活的“文明基因”,实现人居环境治理从“人治”向“智治”转变,推动生态保护和人居环境常态化治理、革命性变化。
近年来,渭源县以“千万工程”为蓝本,累计投入1.01亿元,纵深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整治行动,人民群众环境卫生观念发生可喜变化,人居环境干净整洁有序,群众生活品质明显提升,渭源县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