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的魏某近几个月来经常胃痛,于是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到九五医院进行胃肠镜体检,门诊病理显示:(食管)鳞状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医生表示,通过施行ESD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不开刀,直接给胃里‘扫雷’。”术后,魏某恢复顺利,现已出院。
53岁的刘某因间断上腹痛近1个月,到九五医院就诊,胃镜报告显示:胃窦部黏膜隆起伴浅表溃疡。医生通过胃镜精准定位,一气呵成,只用了一小时就把病灶“拿下”了。刘某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随着内镜微创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早期胃癌、肠癌、癌前病变及胃肠黏膜下疾病可在内镜下予以切除,免除了更大的手术创伤。这就是ESD术的优势。近段时间,九五医院消化内科联合麻醉科开展完成多例ESD术,标志着消化内科的内镜下治疗技术再上新台阶,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和选择。
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ESD手术操作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可以对直径大于2厘米的病灶进行整块切除,避免分片切除,进而避免局部复发,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坚持微创理念,既保证病变切除的完整性,又尽量减少手术创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作为内镜技术,在避免外科手术、可保留器官的同时,对病灶进行整块切除。目前国际多项指南和共识均推荐内镜下切除为早期食管癌、胃癌、大肠癌的主要治疗方式。陈萼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