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标的上哪找去?
作者:西北哽
阿斯利康的王牌药物奥希替尼,最近有点头大。
先是3月9日,中国企业同源康医药发布了II期头对头试验结果:自己研发的艾多替尼对比奥希替尼,在治疗EGFR脑转移时显示出更大的临床收益;3月21日,2025欧洲肺癌大会上,强生又拿出了埃万妥单抗联合拉泽替尼头对头奥希替尼的研究成果。
强生直击的是奥希替尼的命门:一线治疗EGFR 19外显子缺失和21外显子L858R突变。奥希替尼正是在2018年时拿下这个适应症的一线治疗,才踏上的封神之路。如今,强生要抄阿斯利康的后路。
可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强生埃万妥单抗联合疗法猛攻奥希替尼的同时,自家大本营也在遭遇攻击。
今年1月,迪哲医药的舒沃替尼向FDA申请美国上市获受理,瞄准的是埃万妥单抗的EGFR 20外显子插入突变(exon20ins)适应症。迪哲虽然晚来一步,但小碎步一直没停,去年4月,在埃万妥单抗一线已经获批的前提下,舒沃替尼一线治疗FDA认定为突破性疗法,今年进入NDA,
▌摆明了就是要抄埃万妥单抗的后路
要是能在今年登陆美国市场,舒沃替尼将作为全球小分子肺癌靶向药的代表,创造新的销售纪录。
1
覆盖肺癌治疗的空白点
全球范围内,EGFR exon20ins这个肺癌难治靶点目前全球就只有两种对症药物获批:强生的埃万妥单抗和迪哲的舒沃替尼。
强生在全球药企营收冠军的位子上已经默默坐了好几年,但两个“百亿美元俱乐部”品种:达雷妥尤单抗和乌司奴单抗都面临专利期将至的问题。强生为此设定了一个“5年25款重磅药物”的计划,埃万妥单抗就是25款药之一,强生内部给出的预测是峰值销售额
▌50亿美元
强生是这么算的:奥希替尼去年销售额66亿美元,埃万妥单抗如果头对头获胜,市场空间理应超过奥希替尼。
阿斯利康运气好,独霸三代EGFR市场10年,强生就没这么好运。迪哲在身后紧紧咬住,而且已经组织起了包围圈。
在20外显子插入突变的适应症上,当年埃万妥单抗获批二线疗法时,依据的是I期CHRYSALIS研究:单药治疗随访9.7个月客观缓解率40%,中位缓解时间11.1个月;舒沃替尼获批的二线疗法依据的是WU-KONG6研究,入组患者里脑转移的就有32%,不少还是用过埃万妥单抗后进展的患者。即便如此,舒沃替尼随访7.6个月整体ORR达到61%,。
一线治疗情况也是类似。埃万妥单抗的一线联用方案,中位PFS为11.4个月,客观缓解率为73%;而舒沃替尼正在申报的一线单药方案,客观缓解率78.6%,中位PFS是12.4个月。
(摘自2023年ESMO会议)
可以看出,舒沃替尼在20外显子插入突变这个适应症上,一直压着埃万妥单抗一头,
▌就跟田忌赛马一样
但是,迪哲的布局远不止这些。今年ELCC大会上,舒沃替尼披露了一项联合VEGFR的研究,针对EGFR-TKI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这是奥希替尼都未曾触碰到的领域;另外,戈利昔替尼也提交了一份联用PD-1治疗PD-1耐药的研究。
今年6月ASCO上要公布的新一代EGFR抑制剂DZD6008,同样针对三代EGFR TKI等多线治疗失败伴脑转移的EGFR突变晚期肺癌。
迪哲的管线布局,基本覆盖了现有主流肺癌药物的治疗空白,比几个行业巨头谋划的都要深远。
肺癌治疗在医药巨头们的努力之下,战线已拉得很长。以上海为例,最新公布的肺癌五年生存率达到61.6%,越来越多的患者会进入后线治疗,迪哲的布局就准备要托住这些需求。
如今我们看到的迪哲,只是宏大叙事的很小一部分。
2
锋芒刚刚展现
4月29日晚,迪哲医药公布2024年年报,去年迪哲营业收入3.6亿元。因为戈利昔替尼是去年6月底上市,迪哲去年的营收大部分应当来自舒沃替尼。
近几年上市的肺癌罕见靶点药物不少。2021年6月,和黄医药的MET抑制剂赛沃替尼获批上市,商业化由阿斯利康负责。赛沃替尼针对的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占比与exon20ins相当。
从已公布的数据看,舒沃替尼2024年上半年营收2.04亿元,已经超过赛沃替尼上市第一个完整半年销售额的约1.7亿元。
另一罕见靶点RET抑制剂普拉替尼也是类似,RET的突变概率只有2%。2024年第一个完整销售年度,基石药业披露:普拉替尼和另一款药物加一起,销售额1.75亿元。
同样是罕见靶点肺癌药物,舒沃替尼的起步速度比几家同行要快得多。
(数据来源:迪哲医药年报)财报的表现中,还有相当部分来自FIC药物戈利昔替尼。戈利昔替尼基本是目前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最佳药物,今年4月,戈利昔替尼获得CSCO最高的I级推荐,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而且CSCO还推荐戈利昔替尼单药治疗复发、难治NK/T细胞淋巴瘤患者。
市面上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药物,目前以微芯生物的西达苯胺为主。2024年西达苯胺销售额5亿元,已多年近乎原地踏步。相比之下,戈利昔替尼以“强效抑瘤、抗炎、免疫调节”三重机制突破了PTCL治疗瓶颈,未来在维持治疗上有很大探索余地,市场前景也会大得多。
目前,基本无法用西达苯胺来估算戈利昔替尼的上限,更不要提未来戈利昔替尼肺癌上的拓展了。
去年,《Science》重磅新发现,JAK抑制剂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够逆转T细胞耗竭,增加抗肿瘤T细胞和NK细胞数量,显著增强PD-1抑制剂治疗肺癌和淋巴瘤的效果。戈利昔替尼可能还会有更大的空间。
3
商业化造血能力首屈一指
迪哲和年报同一天发布了2025年一季报:今年一季度迪哲营业收入同比接近翻倍。
戈利昔替尼和舒沃替尼是今年1月开始走医保报销的,一季报应该已经反映出了医保的放量效应。
最近两年医保谈判规则更加柔性化,而且各地对创新药在医院的“小准入”上都开出了具体要求,这使得医保的含金量越来越高。从迪哲销售费用率的变化就能看出医保的价值:2024年还是123%,到今年一季度直降到77%。
(迪哲2024年主要财务指标,摘自公司微信公众号)
产品销售就如同巨轮引擎一样,一旦启动就能快速带动财务数据的整体改善。今年一季度,迪哲存货周转天数、经营性现金流等考察营运能力的关键指标都有正向改善。从去年到今年,迪哲逐季度的亏损幅度一直在收窄。
到目前为止,对2025年迪哲的所有预估都还没有考虑BD的可能性。这会是迪哲
▌今年的最大彩蛋
按照迪哲的说法:公司会从管线协同性、全球商业化能力、发展潜力、现金流等各维度进行评估,寻求最优方案。迪哲系出名门,研发团队主体立项、经历过奥希替尼的研发过程,对肺癌治疗药物是非常熟悉的。
如今,迪哲猛攻肺癌领域,挑战“肺癌治疗王者”奥希替尼,从某个意义上说,也是超越自己的过去。
舒沃替尼站稳一线治疗后,必然会向更多适应症开拓;戈利昔替尼已经在开展联用治疗肺癌的研究。血液肿瘤上,迪哲全球首创的非共价双靶点BTK 药物DZD8586今年6月将在ASCO上以口头报告形式公布针对既往接受过共价或非共价BTK抑制剂和BTK降解剂治疗的CLL/SLL最新数据。
过去两年,迪哲研发费用整体维持在7-8亿元的水平,已经度过了投入最大的阶段。今年4月17日,迪哲成功定增近18亿元,泰康资产、朱雀基金、鹏华基金等看好加码,定增完成后,迪哲账面现金将充实到20亿元以上。
机构愿意给迪哲投钱,是有原因的:迪哲2017年成立,2023年自有产品就实现了商业化,相比其他Biotech来说纯投入期很短,回血能力超强。迪哲未来还会开辟更多国际化研发项目,未来商业回报空间更大。
这样好的标的,如今市面上到哪里去找?
//////////
(转自:拇指药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