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廖莹
本报讯 在德清县舞阳街道长春水库周边,水库咖啡、水上桨板、山湖露营等新兴业态最近正加速落地,曾经的“静水”焕发新活力,成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聚宝盆”。
今年2月,长春村将长春水库部分水域的10年经营权以132万元成功转让。此次合作,将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2万余元,同时带动百余名村民就业。此外,村集体还将按营业额的3%持续向项目经营方收取分红,将绿水青山转化为经济效益。
长春村通过“共富库塘”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推动乡村振兴,这是舞阳街道以“小切口”改革助力缩小“三大差距”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该街道探索多村联合组团发展模式,统筹考虑各村资源禀赋、功能定位等因素,成功打造上柏“非遗民俗村”、山民“文旅休闲村”、长春“生态共享村”等乡村发展模式。目前,全域已引进农文旅项目10个,包括1个亿元级农业项目,3个项目将于三季度竣工,形成多点开花的乡村振兴态势。
舞阳街道还围绕农村产业振兴,进一步推动共同富裕,助力缩小“三大差距”。在舞阳街道,“水稻+西兰苔”“水稻+羽衣甘蓝”“水稻+茭白”等特色轮作早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引擎。通过多田套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同时,大力引进农林再生资源产业化利用项目,有效解决毛竹需求量下降、竹林生态退化等问题。目前,该街道亩均经济效益提高4000元,农林再生资源产业化利用项目年处理农林资源1.4万吨。
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舞阳街道还精准帮扶托起“共富梦”。聚焦“扩中提低”目标,街道打造“舞家共富工坊”平台,开发来料加工、手工制作等居家就业岗位200个,助力低收入群体月均增收500元以上。残疾人创业帮扶基地还通过“岗位供给+技术培训+销售兜底”全链条服务,累计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320亩,带动47户残疾人家庭户均年增收1.2万元,让特殊群体实现“家门口”就业,目前已帮助78%的残疾人家庭实现稳定创收。
舞阳街道表示,今年以来通过经营权改革盘活闲置资源4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平均增幅达10%,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优化。未来将持续深化“小切口”改革,推动更多生态价值转化项目落地,为共同富裕提供可复制的基层实践样本。
上一篇:貔貅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夏启翔:架设跨境“数字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