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姚思思 通讯员 沈晓燕
本报讯 “作为民营企业经营者,我们根据检察院发放的《风险提示函》,堵上了很多经营管理漏洞。希望检察机关在防治企业内部贪腐方面能提供更加精准的法治服务。”近日,在德清县检察院召开的“共联检察”座谈会上,一位企业家提出了建议。
针对民营企业内部贪腐高发问题,县检察院探索建立了“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的办案路径。“在办理部分案件过程中,我们发现‘公私账户混用’‘任人唯亲’等问题在传统行业中较为普遍。”德清县检察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县检察院联合相关部门梳理60多个共性难题,形成“问诊清单”,并向全县制造类企业发出《风险提示函》,推动行业自查自纠,深挖企业内部“蛀虫”,筑牢廉洁“防火墙”。
这是德清县检察院护航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县检察院聚焦民营企业痛点难点,做深做实依法平等保护工作,通过民事检察和解、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企业内部贪腐治理等系列举措,堵漏洞、治贪腐、护创新,奏响护航民营企业三重奏。
随着盲盒产业市场规模的扩大,大量未经授权的盗版产品打着“捡漏”“隐藏款”的名号,通过电商直播等渠道流入市场,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合法权益。“盲盒经济的核心是知识产权,但盗版问题一度让我们损失惨重。”德清一家企业负责人坦言。近日,德清县检察院对一起涉嫌侵犯著作权案正式立案,犯罪嫌疑人胡某某仿制“泡泡玛特”等品牌盲盒,通过电商直播销售盗版盲盒35万件。随后,德清县检察院对该案提起公诉,17名被告人均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企业创新。县检察院联合多部门出台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意见,构建知识产权类案监督模型,完善“一案四查”,诉前调解,行刑衔接等机制,并针对重点企业定制“问诊清单”,由院领导带队下沉走访,帮助企业堵塞管理漏洞。2024年以来,德清县检察院从严惩治侵害知识产权犯罪42人,追赃挽损500余万元,推动建立诉前调解机制,帮助9家企业获赔345万元。
“我们将继续深化检察机关依法护企专项行动,把检察职能深度融入营商环境建设,既治‘已病’更防‘未病’。”德清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毕青华表示,今后将持续深化知识产权综合履职、企业内部贪腐治理、涉企纠纷多元化解等举措,以更精准的检察服务助力打造让企业“有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