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都金融行业的版图中,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金控集团”)积极投身于创新变革,自2018年成立以来,北京金控集团便肩负起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优化市属金融资源布局、做强做优首都金融业的重要职责,并持续以独特的企业文化滋养着每一位员工的成长,激发着团队的无限潜能。
近日,北京金控集团中两位优秀员工与一个卓越集体脱颖而出,分别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和模范集体称号。在集团的悉心培育下,他们在专业技能上精益求精,更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金融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实现了个人价值与企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以坚毅无畏之姿 驭金融数据之“舟”
当前,北京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正以昂扬之姿全力以赴朝着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目标奋勇迈进。在这波澜壮阔的征程中,北京金融大数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金融大数据公司”)则敏锐地捕捉机遇,并深度投身到北京数据要素与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之中。
2019年,北京金融大数据公司踏上了筹建金融公共数据专区的道路。面对来自各大相关机构堆积如山的数据,作为北京金融大数据公司的首席数据官,莫文礼凭借着多年积攒的深厚专业经验和卓越的领导能力,迅速组织团队成员,围绕相关数据召开了一场场的研讨会。每一场研讨会,大家都会围坐在一起,对每一项数据进行抽丝剥茧般的深入分析,钻研数据的治理、开发与应用。若干个日夜,办公室灯火通明,键盘的敲击声和热烈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他们不断尝试,总结经验,持续前进,终于金融公共数据专区顺利落地。现在数据专区中的可使用数据量已经超过了46亿条,每个月还会新增或者更新近亿条。
为了给金融机构和企业搭建起一道桥梁,使金融机构更好助力企业发展,莫文礼还引领着产品团队搭建起“京云”企业征信平台。平台上,莫文礼和团队开发出了涵盖四大类、超过2000项表现的企业画像引擎,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衡量企业的信用状况。自平台搭建以来,已经累计为京内的金融机构提供超过1亿次的征信数据查询服务,触达数十万家企业,充分发挥了公共数据助力小微企业融资的效能。
去年,莫文礼和团队再次接手了一项“重任”——整合升级北京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为了保障客户服务无故障,莫文礼和团队成员常常在深夜或凌晨前往机房,检查着每个设备,不放过任何一个故障隐患。最终,融合了AI大模型等先进数字技术的“AI”金融街融资信用服务体系落地。诸多中小微企业在“AI金融街”的帮助下解决了融资难题,实现了快速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AI金融街”的数据底座已经累计调用超过3亿次,服务企业超过60万户。
自身强固然好,团队强更重要。作为北京市劳动模范的莫文礼,还带出了一支业务能力强、善于协作、注重服务、敢于挑战的团队。他会经常组织开展专业的数据交流分享活动,用生动鲜活的案例,给大家讲解数据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技术,以期让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成为“火车头”,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或许正是莫文礼和团队在数据“海洋”中筑起的一座座坚实堡垒,北京金融大数据公司能够站在数据要素发展的前沿,深化金融数据应用,不断探索新的应用场景。
以二十余载之行 稳市政交通之“根”
在时光长河中,二十余载虽如白驹过隙,却足以让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刻下深深的印记。
作为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卡通公司”)的技术专家,刘敬光深度参与了北京市公共交通票制改革、全国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工程、北京公共交通票务系统升级及市级重大项目建设和保障等工作,用智慧与汗水,在市政交通领域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2003年一卡通应用由地面公交拓展到轨道交通,到2017年NFC手机一卡通推广至全国……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刘敬光见证着市政交通领域的大踏步式跨越,更带领着团队打造了可服务于涵盖北京市域内、远郊区和北京市域外地区公共交通的统一一卡通清分结算、数据分析处理等系统平台,推动北京城市交通票务系统从纸质票迈入电子信息化时代,为首都市民提供更多元、更便捷的公共交通支付服务。
可一卡通公司成立之初,却面临着诸多未知的困难和亟待攻克的技术难题。彼时,凭借着对行业的热爱,刘敬光毅然决然地加入到了当时不到30人的创业团队,负责攻关课题。
“由于缺乏实际应用经验和参考资料,我们在使用当时国际先进的S70卡时,卡片测试一度受阻。”虽然如今刘敬光早已可以云淡风轻地谈及此事,可那时,为了成功研发程序以恢复写坏的卡片而不得不日夜钻研所付出的努力,他却始终记在心里。功夫不负有心人,锲而不舍地研究后,刘敬光掌握了S70卡发行技术,并自主研发了卡片自动化检测系统,将卡片的生产效率提升了3.5倍。
此后,为了用IC卡替代使用了56年的纸质公交月票,刘敬光又带领技术团队,几乎全年无休地赶工,最终在卡片启用当日,实现了交易数据从10万笔瞬间飙升至350万笔的飞跃。
当互联网时代到来,移动支付也随之快速发展。2017年,刘敬光带领团队率先推出了基于NFC技术的“手机一卡通”,创新研发了双离线二维码支付技术,并一举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双离线二维码在地面公交支持分段计费功能的移动支付应用,为千万用户出行提供了切实便利。
优化境外来华人员支付服务是贯彻落实国家部署的重要使命任务,也是北京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去年,为了更好地解决境外来华人员的支付痛点,刘敬光再次主动请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刘敬光就研发出了支持在公共交通、文旅景点、商超购物等多场景中应用的“BEIJING PASS”支付卡,成为了展现北京文化魅力与国际友好形象的“城市新名片”。
二十多年,刘敬光完成了从基层技术工程师到团队技术负责人的转变,可不变的始终是他那坚韧不拔的意志,兢兢业业的作风,和对公共交通事业的深厚情怀。
以温情暖人心 为特殊需求“亮绿灯”
在一卡通公司,不仅有凭借专业知识和创新精神为市民便捷出行保驾护航的技术专家,更有一群二十四小时坚守岗位的接诉即办服务团队。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满腔热情,用心倾听用户的声音,快速响应用户的诉求,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属于首都的温暖篇章。
“姑娘,我的卡怎么突然不能用了,我急着坐车呢。”电话刚一接通,对面就传来了老人焦急万分的声音。听到这一状况,一卡通公司接诉即办调度中心的接线员赶忙安抚老人,经过沟通,接线员了解到,老人的公交卡因为过了有效期才导致无法正常使用。“您先别着急,咱们可以通过手机线上操作给卡片办理延期,您按照我教的步骤一步步来就行。”尽管接线员一直耐心地指导,可老人尝试了几次,还是没有成功。此时,老人的声音也显得愈发急切了起来:“我鼓捣了半天还是不行,身边也没个能搭把手的人,这可怎么办呀。”察觉到了老人的焦急和无助,接线员迅速和老人确认了具体位置,并以最快速度赶到了现场,帮助老人办理了卡片延期。“你们的办事效率真高,还专门跑来帮我解决问题,真是把老年人的难处放在心上了!”拿着已经可以正常使用的卡片,看着面前额头上布满细密汗珠的接线员,老人感动地说。
而这样的场景,只是一卡通公司接诉即办调度中心日常工作中的缩影,可对于需要帮助的客户来说,这就是温暖的温度。
作为服务于首都千万市民便利出行的企业,接诉即办服务团队始终秉持着“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力求满意、暖心服务”的理念,以专业的素养、诚挚的态度和切实的举措,不断提高用户服务的解决率与满意率,更以一连串温暖人心的服务故事,在企业与用户之间架起了一座座民生“连心桥”。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如今,接诉即办服务团队正在用户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逐步构建起了一套名为“一联二寄三上门”的特色工作机制。对于普通用户群体,服务团队采用多渠道及时联系的沟通机制,保障信息传递无障碍;对于行动不便或存在特殊困难的群体,则提供材料邮寄办理服务;而针对高龄、残障等人群,服务团队会主动提供上门服务,将关怀送到用户身边。
洞察用户需求、深入挖掘问题,积极推动变革,同样是一卡通公司接诉即办服务团队秉承的工作理念。过去,学生公交卡充值、补办等都需要专门跑一趟,但现在只需要在手机上就能完成所有操作,并且还能在学生食堂消费。
从实体卡全面升级为支持“交通+校园”双应用的电子学生卡,正是一卡通接诉即办团队精准捕捉学生群体对“提升学生卡用卡便利度”的共性诉求后做出的改变。如今,“电子学生卡”已经实现了在京高校90%以上的服务覆盖。
“您好,这里是一卡通公司,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一卡通公司接诉即办服务团队总是用坚定而温暖的声音,拉近着企业和市民之间的距离,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文/张鑫宇
下一篇:一面锦旗背后的暖心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