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近年来,昆山市检察院聚焦高质效办案,加强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当好企业法治“帮手”,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打击新型侵犯知识产权行为
2024年,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中国分会发布上一年度十大版权热点案件,昆山市检察院办理的全国最大“吃鸡”游戏外挂案在列。
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何某、王某与境外游戏外挂运营团队勾连,搭建网站向国内外玩家销售“鸡腿”外挂程序,以比特币交易结算,何某违法所得1956万余元,王某违法所得978万余元。昆山市检察院以侵犯著作权罪对二人提起公诉,获法院判决支持。2023年6月,何某、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各并处罚金2000万元,同时追缴违法所得及孳息。
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专业性强、技术难度高,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迫切需要凝聚部门合力。昆山市检察院出台《推进知识产权综合履职的工作办法》,统筹履行惩治犯罪、民事监督、行政监督和公益诉讼监督职能,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延伸知识产权保护触角
昆山集聚了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1万个外资项目,发展的密码根植于公平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此前,总公司设在昆山的某国际知名餐饮器具品牌因市场上冒牌产品泛滥而头疼不已。王某、李某未经授权将上述品牌注册商标印制在从罗某处购买的半成品及配件上并对外销售。宋某等人在明知所购产品为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情况下仍从王某、李某处购买再进行销售。
昆山市检察院引导侦查机关深挖彻查罗某犯罪线索,源头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并积极督促犯罪嫌疑人赔偿被害单位215万元。昆山市检察院以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先后对21名被告人及1个被告单位提起公诉。2024年10月至2025年2月,法院分别作出判决,采纳检察机关起诉意见,其中5名被告人的判决已生效。
昆山市检察院职务犯罪、经济犯罪检察部主任郑建介绍,“我们对其中一名处于从属地位的嫌疑人作出相对不起诉处理,但其行为侵害了企业知识产权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仍应接受行政处罚。”依托该院此前会同昆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的《关于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案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细则》,昆山市检察院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移送有关线索,目前案件正在办理中。
全力护航创新驱动发展
昆山是中国大陆台商投资最活跃、台资企业最密集、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为在两岸融合中架起法治桥梁,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昆山市检察院建立“检护昆台融”涉台检察办案团队,配套出台《“1357马上办”涉台检察履职清单》及服务指南,同步在昆山市企检服务中心嵌入昆台融法治服务室,快速处办台胞台企急难愁盼。
特别是针对台企高度关注的商业秘密保护问题,制定并发布《商业秘密法治保护指引》,同步走进企业讲解商业秘密保护及风险应对策略,推动企业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守好“不能说的秘密”。
昆山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国庆表示,“我院将立足法律监督主责主业,持续推进知识产权检察专业化建设,依法平等保护涉知识产权各方权益,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葛梦桐